编辑推荐
从十个角度对元代江南士人的生存状态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学术对话。
内容简介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元代江南士人的精神世界、生存挣扎、文化信息扩散、日常生活、社会网络以及江南士人游大都、上都,江南士人与地方大族发展、江南士人与地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问题的考察,探讨中国文化与传统承载者之一的江南士人群体的生存状况、他们为改善生存权利的抗争以及他们在江南社会发展中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影响。
作者简介
主编申万里,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理事。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韩国高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于元朝政治史、社会史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先后主持“元代教育研究”、“元代江南儒士与社会综合研究”等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出版学术专著有《元代教育研究》、《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在《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武汉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 本书的主要观点
三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与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四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怀旧情结——元代江南士人精神世界初探
一 痛苦与快乐:元代江南士人的南宋记忆
二 同情与愤怒:元代江南士人对先贤后裔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三 特立独行:元代江南士人对梦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逃避
四 结语:元代江南社会的怀旧之风
第二章 元上都的江南士人——兼论元代江南士人与元上都及相关知识在江南的传播
一 元代江南士人与元上都
二 元代江南士人到达上都的旅程
三 元代江南士人的上都生活
四 元代江南士人与上都及其相关知识在江南的传播
五 结语
第三章 游京师——元大都的江南儒士群体
一 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师的基本情况
二 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师的目的
三 元代江南士人在大都求官的方式
四 元代江南士人在大都的生活
五 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师的结果
六 结语:元代江南士人游京师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四章 生存奋斗、社会经营与权威重塑——元代江南地方社会隐士研究
一 元代江南隐士的构成
二 元代江南隐士的谋生手段
三 元代江南隐士的社会经营
四 元代江南隐士的生活
五 元代江南隐士的权威重塑
六 结论
第五章 元代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以郭畀为中心的考察
一 郭畀日常生活轨迹的复原(至大元年〔1308〕八月二十七日到至大二年〔1309〕十月三十日)
二 从郭畀《云山日记》看元代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
三 士人与社会信息
四 士人与地方官学
五 士人与地方社会
六 士人日常的娱乐与文化活动
七 结论
第六章 元代江南士人的社会网络——以郭畀、戴表元为中心的考察
一 元代江南士人郭畀的社会网络
二 元代儒士戴表元的社会网络
第七章 元代江南特殊士人群体——江南孔子后裔初探
一 元代江南孔子后裔发展概况
二 仕宦
三 社会生活
四 余论
第八章 元代的浦江郑氏——中国古代同居共财家族的一个个案考察
一 家世
二 家族管理
三 仕宦
四 社会网络
五 余论
第九章 从武到文——元代张瑄及其家族初探
一 元初张瑄的崛起
二 张瑄及其家族的发迹
三 朱清、张瑄之狱
四 张瑄家族的转型与复兴
五 结论
第十章 元代江南的民间义庄——兼论元代江南士人在地方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 元代江南的民间义庄
二 元代江南民间义庄的运行状况
三 元代江南民间义庄的管理制度
四 结论
征引文献与参考书目
附录 郭畀社会网络统计表
人名索引
后记
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是201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申万里。
得书感谢您对《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