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语言与社会

西藏的语言与社会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以当今的西藏为实例来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是一部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个案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社会是语言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社会的兴衰常常决定语言的命运。因此,研究语言应当密切联系社会,联系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与现状。脱离社会研究语言,无法理解语言的本质,也难以解释语言演变中的许多问题。

本书以当今的西藏为实例来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是一部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个案研究报告。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诸多建议,从而为西藏的藏语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周炜,1958年出生在西藏昌都。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联合培养),教授,研究员。知名藏学家、语言学家。中国藏学中心宗教所所长。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藏学中心社会所所长和科研办主任。研究方向:民族语言学,语言社会学,藏学。出版有《藏文〈米拉日巴传〉的语法特征及比较》《西藏的语言与社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权益保护研究》等40多部专著。发表《藏语话语研究》《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关于西藏城乡居民语言使用的入户调查》等100多篇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序三 西藏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的绚丽画卷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西藏现代化进程中语言使用问题的重要性

二 西藏的语言研究状况及1997年以后的走势

三 博士后研究报告的确定及1998~1999年的西藏语言使用调查

四 研究资料的来源

第二章 社会语言学与藏语研究

一 藏学史与藏学方法论

二 语言学理论在藏语研究中的应用

三 社会语言学及其对藏语研究的影响

四 社会语言学在藏语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章 西藏人口的构成与语言使用的互动

一 西藏的藏族人口和变迁

二 西藏的汉族人口和变迁

三 西藏人口的民族构成与语言的互动关系

四 结束语

第四章 宪法性法规与中国民族语言政策

一 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和宪法性法规

二 中国民族语言政策的实践

第五章 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

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二 西藏语言政策的初创时期

三 西藏语言政策的形成时期

四 结束语

第六章 21世纪西藏语言政策的完善

一 民族改革前后西藏的语言政策

二 20世纪80年代西藏语言政策的形成

三 2001年对《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的修改

四 西藏语言法规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统一性问题

五 2001年西藏修订颁布《规定》的历史意义

六 50年来西藏语言政策的历史成就

第七章 关于拉萨城镇居民语言使用的入户调查

一 被访户的基本情况

二 被访户家庭成员的语言能力

三 被访户的公共场所语言

四 被访户家庭成员的语言使用

五 新闻出版影视、通信网络与被访户家庭成员的语言选择

六 城镇被访户公共场所语言、家庭场景语言、媒体语言比较

七 被访户户主与汉族的交往以及对汉语的看法

八 基本结论

第八章 拉萨市藏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一 拉萨市城关区藏族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情况

二 拉萨市城关区藏族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情况

三 拉萨市藏族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四 结束语

第九章 关于西藏自治区中学藏语文教学历史与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 从1957年到1987年的中学藏语文教学

二 1987年、1988年西藏藏语文立法中关于藏语文教育和中学藏语文授课相关条款内容的分析

三 1987年开始的中学藏语文授课试点班工作及成效

四 2008年有关藏语文教学的调查

第十章 关于西藏自治区大学藏语文教学历史与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轨迹

二 西藏高校藏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

三 西藏高等院校藏语公共课的发展

四 西藏高校非藏族学生藏语文专业的教育与发展

五 西藏高等院校藏语文专业的教材建设

第十一章 拉萨市藏族职工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一 拉萨市城关区藏族干部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二 拉萨市城关区藏族工商人员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三 结束语

第十二章 影响拉萨城镇居民双语使用的若干因素

一 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拉萨城镇居民双语使用的影响

二 双语教育的发展对拉萨城镇居民双语使用的影响

三 民族交往对拉萨城镇居民双语使用的影响

四 拉萨市城关区的人口素质及其对双语的影响

第十三章 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

一 被访户的基本情况

二 农村被访户家庭成员的语言能力

三 农村被访户家庭成员的语言使用情况

四 农村被访户户主与汉族的交往以及对汉语的看法

五 结束语

第十四章 西藏农村基础教育的形成与变迁

一 调查点的选择及调查方法

二 西藏农村基础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三 结束语

第十五章 “一江两河”流域基础教育及双语教学调查

一 “一江两河”开发区的人口及基础教育状况

二 拉萨市林周县农村基础教育调查

三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农村基础教育调查

四 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农村基础教育调查

五 日喀则市农村基础教育调查

六 结束语

第十六章 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

一 西藏农牧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二 农牧民增收与农牧区教育的瓶颈和困惑

三 农牧民增收与农牧区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

第十七章 西藏双语政策的形成和完善

一 西藏双语政策的雏形

二 西藏双语政策的形成

三 西藏双语政策的完善

四 结束语

第十八章 西藏双语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 西藏双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二 西藏双语教学的现状

第十九章 西藏的双语使用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 双语在新闻、出版事业中的运用

二 双语在广播、电视、电影领域的运用

三 双语在农牧业等科学、技术领域的运用

第二十章 西藏的双语特点及双语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 西藏现代化进程中双语的特点

二 1990年以后西藏双语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

三 结束语

第二十一章 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

一 西藏语言的二元变迁及其对文化教育、语言使用的影响

二 西藏语言使用的二元模式及相对单语、双语人口分析

三 人口分布背景、城市化现状及语言政策

四 结束语

第二十二章 西藏的语言管理机构及其历史变迁

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藏的语言管理机构

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语言管理机构

三 1990年以来西藏语言管理机构的调整

四 西藏语言管理机构的完善

后记

西藏的语言与社会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炜。

得书感谢您对《西藏的语言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文明论 电子书
以人性、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明问题。
自发移民与社会治理:宁夏的实践和经验(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库) 电子书
本研究对从国家层面统筹解决自发移民问题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4辑) 电子书
本期内容探讨了影响医患信任,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道歉方式对信任的修复效果。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5辑) 电子书
本刊展示了基于文化视角的心理健康研究的成果,并对未来探索以生活现象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提出了展望。
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作品文库(第11卷~第20卷)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