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杨懋春教授1945年对中国山东台头村所作的社区研究。从农民的角度论述土地对农民的重要依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最古老农业区一个典型村庄——山东台头全面而详尽的研究。作者将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群体作为描述对象,进而扩展到村庄,集镇之间的互动,把台头村这个相对独立的社区作为有机的整体,揭示了村庄村民等社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文化联系网络,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台头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向读者和研究者解释了一个中国式村庄的历史存在样态。

作者简介

作者杨懋春,中国社会学家。字勉斋,山东省胶州市台头村人。早年毕业于教会中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入齐鲁大学,攻读社会学,副修历史,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班。

抗战爆发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乡村社会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1944年在美国参加人类学家林顿教授领导下的“中国乡村文化”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译者序言

序言

作者前言

导言

1 村庄的位置

2 村民

3 农业

4 生活水平

5 家庭的构成

6 家庭内部关系

7 家庭作为初级经济群体

8 家庭作为初级礼仪群体

9 婚姻

10 孩子培养

11 家庭的兴衰

12 村庄组织

13 村内冲突

14 村庄领导

15 村际关系

16 天喜的故事

17 村庄的明天

附录

一、农具的改进

二、亲属称谓的使用

索引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201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懋春。

得书感谢您对《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电子书
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新史学作品,通过考证“她”字从诞生到地位确立的历史,探讨了语言文字与社会文化之间紧密的关联性。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电子书
作者从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分析研究。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1920~1937年)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