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重点项目“汉学家韩南明清小说英译的中国元素价值建构”(2019JYT03)的结题成果。
内容简介
韩南致力汉学研究60载,将中西汉语文学研究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本研究以价值哲学为理论观照,以翻译过程中“如何认知和重估原本价值”“如何甄选原本客体”“如何生成目标文本价值”“如何实现译本的价值消费构成译者主体操控下翻译价值建构的基本内容”这四个“如何”为研究核心,探究汉学家派屈克·韩南的九部中国通俗小说译作的价值建构,解析其中的多层内涵及复杂动因,解读译者的多重身份及主体操控,进而管窥汉学家译者在译本价值建构中做出的评估、确立的选择、使用的策略、遵循的尺度、体现的意图等。
作者简介
作者刘晓晖,女,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研究员,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典籍英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授的本硕课程包括政治外交笔译、国际政治笔译、实用文体翻译、英汉/汉英笔译、翻译批评、高级学术写作、英语小说阅读与赏析等10余门。
在《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出版译著1部。编写、参编教材10余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重点项目1项,其余各类省级项目4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缔造价值:韩南汉学贡献与翻译成就
一、韩南的汉学之缘
二、韩南的学术伟绩
三、韩南的翻译建树
第二节 回顾反思:韩南研究现状及趋势评述
一、作品译介
二、其人评述
三、汉学研究之研究
四、翻译成就之研究
五、研究趋势及拓展空间
第三节 价值之维:文学翻译价值研究的嬗变
一、价值的哲学之考
二、文学翻译的价值之思
三、文学翻译研究范式的价值导向
第四节 价值建构:课题主要观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隐性”与“显化”——翻译原本客体的价值重估
第一节 文学翻译原本客体的价值存态
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价值存态
二、“共时”与“历时”中的价值“存态”
三、“重估一切价值”
第二节 文学原本价值的“隐”与“显”
一、即时实现之价值
二、延迟实现之价值
第三节 韩南对原本价值的“显化”改写
一、韩南的价值重估导向:“浅”处见才
二、韩南对原本价值的跨越重构
第三章 “情感”与“理性”——翻译原本客体的共谋选择
第一节 文学翻译原本客体选择中的主体需要
第二节 主体价值需要评价中的情感与理性
一、主体价值需要评价中的情感偏好
二、主体价值需要评价中的理性操控
三、情感驱动与理性操控的交互共谋
第三节 韩南原本客体选择中的情感与理性
一、韩南翻译原本选择中的情感偏好
二、韩南原本价值选择的理性操控
第四章 “保留”与“同化”——翻译文本价值的双向生成
第一节 价值生成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第二节 韩南的“保留”与“同化”翻译策略
第三节 韩南中文小说翻译文本价值的双向生成
一、古代度量衡单位的翻译与译本价值的双向生成
二、汉语比喻修辞的翻译与译本价值的双向生成
三、传统汉语俗语翻译及译本价值的双向生成
第五章 “导向”与“接受”——翻译文本价值的消费设计
第一节 翻译价值消费与消费导向设计
一、价值消费内涵概说
二、翻译的价值消费简论
三、翻译价值消费导向中的主体意图
第二节 韩南译本前言的价值消费导向
一、作者背景介析
二、特殊价值评鉴
三、原本考据说明
第三节 韩南译本注释的价值消费导向
一、韩南译本之注释分类
二、韩南译本之注释原则
三、韩南注释之价值暗示
第四节 韩南评价与译本价值消费共谋
一、韩南基于翻译客体的学术发表
二、韩南评价对译本消费的共谋效应
第五节 韩南译本的价值消费效果举隅
一、期刊书评之价值消费效果
二、阅读平台的价值消费效果
第六章 “汉学”与“翻译”——文化异域旅行的双重建构
第一节 汉学家译者与中国文学“由谁译”的思考
第二节 汉学家译者与中国文学“译什么”的思考
第三节 汉学家译者与中国文学“如何译”的思考
第四节 汉学家译者与中国文学“译如何”的思考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汉学家韩南中文小说英译的价值建构研究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晓晖。
得书感谢您对《汉学家韩南中文小说英译的价值建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