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

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

内容简介

政治学作为治国理政的学问,其研究应当顺应历史趋势、围绕时代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期待。本书主要围绕先秦时期的廉洁问题展开描述,全书收录了十五章,包括绪论;《尚书》中的反暴政倡“德政”思想;《左传》中的“重民”“尚德”思想;《左传》中的“崇礼”“守信”与“反贪”思想;《管子》中的“重民”和尚“德义”重“廉耻”思想;《管子》中的崇“节俭”反“贪侈”与公正无私的思想;老子以“无为”为特色的廉洁思想;孔子“为政以德”的廉洁思想;墨子以“兼爱”为核心的廉洁思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第一章绪论

一 基本概念辨析

(一)廉洁

(二)腐败

二 腐败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源

三 “崇廉尚洁”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二章《尚书》中的反暴政倡“德政”思想

一 《虞夏书》中的任贤与重民思想

二 《商书》中的反暴政思想

三 《周书》中的“德政”思想

第三章《左传》中的“重民”“尚德”思想

一 “重民”思想

二 “尚德”思想

第四章《左传》中的“崇礼”“守信”与“反贪”思想

一 “崇礼”“守信”思想

二 “反贪”思想

三 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人格榜样

第五章《管子》中的“重民”和尚“德义”重“廉耻”思想

一 “重民”思想

二 尚“德义”重“廉耻”思想

第六章《管子》中的崇“节俭”反“贪侈”与公正无私的思想

一 崇“节俭”反“贪侈”思想

二 公正无私的思想

第七章老子以“无为”为特色的廉洁思想

一 对社会动荡不安根源的分析

二 “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

三 “知其文明,守其素朴”的社会理想

第八章孔子“为政以德”的廉洁思想

一 “为政以德”

二 “先事后得”

三 提倡节俭

四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范畴体系

五 以“圣人”“君子”为人格榜样

第九章墨子以“兼爱”为核心的廉洁思想

一 治国理政的十大主张

(一)“兼爱”“非攻”

(二)“尚贤”“尚同”

(三)“节用”“节葬”

(四)“非乐”“非命”

(五)“尊天”“事鬼”

二 以“圣人”“君子”“士”为人格榜样

三 墨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生存观

(二)兼爱互利的利益观

(三)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论

第十章孟子以“仁”行政的廉洁思想

一 “民为贵”

二 “性善”论

三 “先义后利”

四 以“仁”行政

五 以“圣人”“君子”“大丈夫”为人格榜样

第十一章庄子对老子廉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 “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

二 以“至人”“神人”“圣人”为道德理想人格

三 “心斋”“坐忘”的修养论

四 老庄思想的启示

(一)“自然”思想的启示

(二)“爱民”思想的启示

第十二章荀子“隆礼贵义”与“重法”的廉洁思想

一 以“道”治国理政

二 人性趋“恶”论

三 “性伪合”

四 “礼义”源于人的生存需要

五 “礼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六 “隆礼贵义”与“重法”

七 “学至乎没而后止”

八 以“圣人”“君子”为人格榜样

第十三章韩非以“法”防贪促廉的廉洁思想

一 人“皆挟自为心”

二 “利民萌便众庶之道”

三 “立法令者以废私”

四 以“术”“任人”“治吏”

五 以“圣人”“明主”“贤者”为人格榜样

第十四章《吕氏春秋》以“公”为“贵”的廉洁思想

一 “古之清世,是法天地”

二 “贵公”“去私”

三 “顺民”“爱类”

四 “先己”“止欲”

五 “爱士”“下贤”

六 “务本”“高义”

七 “忠廉”“诚廉”

第十五章先秦廉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 先秦廉洁思想对汉唐开明君主的影响

(一)汉代文帝、景帝的勤政爱民、倡廉、节俭思想及举措

(二)汉代武帝的“力本任贤”思想

(三)唐代太宗对臣下及太子的“廉洁”教育

二 先秦廉洁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二程”损私立公的廉洁思想

(二)朱熹“恤民”与“正君心”的廉洁思想

(三)王阳明的“亲民”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晓靖著。

得书感谢您对《廉鉴人心:中国先秦时期的廉洁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 电子书
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
转型时期的澳门政治精英 电子书
本书选取自1976年澳门第一届立法会至2013年当选的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的议员作为澳门政治精英的研究对象,剖析了由历史背景塑造而成的政治精英的结构组成、精英间的网络关系以及与大众之间的联系。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澳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动力。书中提出在转型社会中,精英生成是社会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共同结果。本书有利于读者详细了解澳门的政治体制,以及澳门的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史鉴录. 明~清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刘基仁政严法、王琦饿死不受金环、朱元璋发展小农经济、朱元璋肃贪、茹太素“反贪倡廉论”、为官清廉的陈寿、周新让鹅收礼等。
史鉴录. 夏~西汉 电子书
本书包括元圣伊尹、盘庚迁殷、姜太公治国、周公辅政、周厉王与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知人善任的齐桓公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