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第三版)

食品添加剂(第三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教材。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9章,按照食品调色、调香、调味、调质,食品保鲜防腐、抗氧化,食品酶制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的顺序,分别介绍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功能特点、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标准等不同层次的内容。

作者简介

编者孙宝国,北京工商大学,院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食用香料和食品添加剂领域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三版 前言

1 绪论

1.1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1.1.2 食品添加剂技术在食品科学技术学科中的地位

1.1.3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储存、加工制造中的作用

1.1.4 我国食品添加剂现状

1.2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编码与选用

1.2.1 食品添加剂分类

1.2.2 食品添加剂的编码

1.2.3 食品添加剂选用原则

1.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评价

1.3.1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1.3.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评估

1.4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1.4.1 FAO/WHO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1.4.2 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1.4.3 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1.4.4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2 调色类食品添加剂

2.1 食品着色剂

2.1.1 食品的着色与调色

2.1.2 食品合成着色剂与应用

2.1.3 食品天然着色剂与应用

2.2 食品护色剂

2.2.1 护色机理

2.2.2 食品护色剂与食品助色剂

2.2.3 食品护色技术

2.3 食品漂白剂

2.3.1 漂白机理

2.3.2 常见的食品漂白剂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3 调香类食品添加剂

3.1 食品香味的来源和食品香料、食品香精的作用

3.2 食品香料及其分类

3.2.1 天然食品香料的分类

3.2.2 合成食品香料的分类

3.3 天然食品香料

3.3.1 天然食品香料的主要品种

3.3.2 天然食品香料的主要制品类型

3.3.3 代表性的天然食品香料

3.4 合成食品香料

3.4.1 醇类食品香料

3.4.2 酚类食品香料

3.4.3 醚类食品香料

3.4.4 醛类食品香料

3.4.5 酮类食品香料

3.4.6 焦糖香型食品香料

3.4.7 缩羰基类食品香料

3.4.8 羧酸类食品香料

3.4.9 酯类食品香料

3.4.10 内酯类食品香料

3.4.11 杂环类食品香料

3.4.12 硫醇类食品香料

3.4.13 硫醚类食品香料

3.4.14 二硫醚类食品香料

3.4.15 硫代羧酸酯类食品香料

3.4.16 异硫氰酸酯类食品香料

3.4.17 肉香型含硫食品香料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

3.5 食品香精

3.5.1 食品香精的功能

3.5.2 食品香精的分类

3.5.3 食品香精的四种成分组成法

3.5.4 食品香精的三种成分组成法

3.5.5 食品香精的其他组分

3.5.6 食品香精配方实例

3.5.7 热反应香精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4 调味类食品添加剂

4.1 食品甜味剂

4.1.1 甜味与甜味特性

4.1.2 食品甜味剂特点

4.1.3 化学合成甜味剂

4.1.4 天然甜味剂

4.1.5 甜味剂选用原则

4.2 酸度调节剂

4.2.1 酸味与酸味特性

4.2.2 有机酸度调节剂

4.2.3 无机酸度调节剂

4.2.4 盐类酸度调节剂

4.2.5 酸度调节剂选用原则

4.3 食品增味剂

4.3.1 鲜味与鲜味特性

4.3.2 氨基酸类增味剂

4.3.3 核苷酸类增味剂

4.3.4 正羧酸类增味剂

4.3.5 增味剂选用原则

4.4 食品代盐剂

4.4.1 咸味与咸味特性

4.4.2 代盐剂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5 调质类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增稠剂

5.1.1 食品增稠剂的作用

5.1.2 影响食品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5.1.3 常用食品增稠剂

5.1.4 天然食品增稠剂

5.1.5 化学合成食品增稠剂

5.2 食品乳化剂

5.2.1 食品乳化体系特点与乳化技术

5.2.2 常用食品乳化剂

5.3 其他调质类食品添加剂

5.3.1 凝固剂

5.3.2 膨松剂

5.3.3 胶姆糖基础剂

5.3.4 水分保持剂

5.3.5 抗结剂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6 食品防腐剂

6.1 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6.2 防腐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6.2.1 防腐剂的种类与食品性质

6.2.2 食品或介质的pH值

6.2.3 溶解与分散

6.2.4 防腐剂并用或复配

6.2.5 食品加工工艺的影响

6.3 常用食品防腐剂

6.3.1 有机防腐剂

6.3.2 无机防腐剂

6.3.3 果蔬保鲜剂或防霉剂

6.3.4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防腐剂

6.3.5 其他类食品防腐剂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7 食品抗氧化剂

7.1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7.2 合成抗氧化剂

7.2.1 没食子酸丙酯

7.2.2 丁基羟基茴香醚

7.2.3 二丁基羟基甲苯

7.2.4 特丁基对苯二酚

7.2.5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7.2.6 4-己基间苯二酚

7.2.7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7.2.8 羟基硬脂精

7.3 天然抗氧化剂

7.3.1 L-抗坏血酸类抗氧化剂

7.3.2 维生素E

7.3.3 茶多酚

7.3.4 黄酮类抗氧化剂

7.3.5 植酸和植酸钠

7.3.6 磷脂

7.3.7 促氧化作用

7.4 抗氧化剂使用技术

7.4.1 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

7.4.2 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

7.4.3 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

7.4.4 选择合适的添加量

7.4.5 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7.4.6 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8 食品酶制剂

8.1 糖酶类

8.1.1 淀粉酶

8.1.2 纤维素酶

8.1.3 果胶酶

8.1.4 半纤维素酶

8.1.5 木聚糖酶

8.1.6 半乳糖苷酶

8.1.7 转化酶

8.1.8 菊糖酶

8.1.9 右旋糖酐酶

8.1.10 β-葡聚糖酶

8.2 蛋白酶类

8.2.1 胃蛋白酶

8.2.2 胰蛋白酶

8.2.3 胰凝乳蛋白酶

8.2.4 菠萝蛋白酶

8.2.5 木瓜蛋白酶

8.2.6 无花果蛋白酶

8.2.7 凝乳酶

8.2.8 氨基肽酶

8.3 酯酶类

8.3.1 脂肪酶

8.3.2 磷脂酶

8.4 其他酶类

8.4.1 α-乙酰乳酸脱羧酶

8.4.2 葡萄糖氧化酶

8.4.3 漆酶

8.4.4 过氧化氢酶

8.4.5 谷氨酰胺转氨酶

8.4.6 环糊精葡萄糖苷转移酶

8.4.7 转葡糖苷酶

8.4.8 单宁酶

8.4.9 植酸酶

8.4.10 核酸酶

8.4.11 谷氨酰胺酶

8.4.12 脱氨酶

8.4.13 葡萄糖异构酶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9 食品营养强化剂

9.1 食品营养强化与食品营养强化剂

9.1.1 营养素缺乏与补充

9.1.2 食品营养素的强化

9.2 氨基酸类强化剂

9.2.1 赖氨酸

9.2.2 蛋氨酸

9.2.3 牛磺酸

9.3 维生素类强化剂

9.3.1 脂溶性维生素类

9.3.2 水溶性维生素类

9.4 无机盐类强化剂

9.4.1 钙盐

9.4.2 铁盐

9.4.3 锌盐

9.4.4 碘盐

9.5 必需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

9.5.1 亚麻酸

9.5.2 亚油酸

9.5.3 花生四烯酸

9.5.4 二十二碳六烯酸

参考文献

总结

课后练习

食品添加剂(第三版)是2021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宝国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食品添加剂(第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伤跑法2:跑步技术优化与训练提升 电子书
适读人群 :1.跑步新手2.已经具有初步跑步经验,但需要提升自我,渴望学习科学跑步知识技能的进阶跑者3.跑步教练 这是一本严谨但不晦涩、专业但不装X、细致但不啰嗦,以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深入解析无伤跑法的原理、技能与训练,用科学、数据、研究、论证来系统阐释“不受伤的跑步技术” 的跑步硬核科普读物。 ·为什么一上来jiu猛跑的新手85%以上都会发生跑步损伤? 只是盲目地跑,忽视身体能力的建设和合理跑步技术的形成、忽视跑步配套辅助训练,是导致伤痛的重要原因 ·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成熟跑者来说,如何进一步提升运动表现? 重新评估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从根源上找到引发伤痛的身体功能短板 ·3大无伤跑法体系核心板块:原理、技能与训练 ·13ji针对跑者的身体功能评估、身体功能训练,以及技术训练指导视频 ·近500幅专业跑步教练标准动作演示图片 国家马拉松队教练 李国强 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 励建安 亲自作序 众多运动科学专家、知名跑者、跑圈大咖 惠若琪 前中国女排队长,里约奥运会冠 军 李文 知名企业家跑者 李小白 大满贯六星跑者,新丝路时尚集团创始人 曲向东 行知探索创始人 曲向东 行知探索创始人 许安琪 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冠 军 郁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 席 姚妙 越野跑运动员,环勃朗峰越野赛CCC组冠 军 周春秀 伦敦马拉松冠 军,目前中国唯 一一位夺得世界六大满贯马拉松赛冠 军的运动员 联袂推荐! 本书大纲 原理篇:深入分析大众跑者的技术特征 技能篇:指导跑者如何进行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评估训练,养成合理跑姿 训练篇:全面解析大众跑者科学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助你体系提升运动能力,Z大限度地避免跑步损伤 读者常见问题: Q1:我看过作者的第 一本书《无伤跑法》,这本新书《无伤跑法2》在内容上与第 一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作者解答:《无伤跑法》是一本跑步综合知识全书,涵盖了跑者应知应会的跑步基础知识和技能,比如跑步姿势、跑者力量训练、伤痛康复、跑步减肥、跑步训练等。《无伤跑法2》则更加专注于跑者如何按照无伤跑法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跑姿优化与提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训练实现耐力提升,从而Z终有效帮助跑者实现健康、无伤、持久奔跑。《无伤跑法2》是《无伤跑法》的迭代升级版本,对于大众应该如何实现科学、健康跑步做了科学性、du创性和系统性的讲解和分析。 Q2:没看过《无伤跑法》,可以直接买这本新书《无伤跑法2》吗? 作者解答:当然可以。《无伤跑法》更接近于一本基于可循证知识的跑步百科全书,而《无伤跑法2》则是一本专注于跑步技术优化和科学跑步训练的高水平跑步著作。两本书有一定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彼此相互独立。当然,我们建议跑者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相信对于跑者实现科学、健康跑步大有裨益。 Q3:我是跑步达人,跑过N次全马和半马,这本书会对我的日常训练和PB有帮助吗? 作者解答:《无伤跑法2》不仅适合初级跑者,通过跟随本书循序渐进地学习跑步,从一开始jiu以一整套科学正确的方法开启跑步,避免伤痛发生,而且也特别适合成熟跑者。成熟跑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重新认识和深度理解跑步技术和跑步训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发现和弥补成熟跑者在跑步认知和技能方面的短板,从而有效提升跑步运动表现。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重新思考空间和时间 电子书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1920~1937年)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
知识图谱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中国信通院专家倾情撰写和推荐,知识图谱方法技术与实践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