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C-V2X车载通信关键技术

5G+C-V2X车载通信关键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5G+C-V2X车载通信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车载时变信道建模技术、协作通信技术、全双工技术、D2D技术、NOMA技术、组播通信技术、虚拟小区与NB-IoT技术、区块链技术、计算卸载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可见光技术。

本书既可作为从事车载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电信工程师、工程管理人员的指导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学科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或教材,同时对通信领域进行教学、研究、开发的教师、学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肖海林,男,1976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省杰青”,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访学英国大学赫瑞-瓦特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主持国家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20多项。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SCI/EI期刊论文200多篇,发明人的个人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国际/国内标准提案2项、个人位列的省部级奖励2次,出版教材1本,专著2部,2个国际期刊编委,8次担任国际会议TPC并作特邀报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C-V2X概述

1.3 C-V2X的应用前景

1.3.1 C-V2X有望成为车联网首选方案

1.3.2 5G V2X更能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

第2章 车载时变信道建模技术

2.1 引言

2.2 基于几何的协作散射车载时变信道模型

2.2.1 车载时变信道模型描述

2.2.2 车载时变信道冲击响应

2.3 车载时变信道非平稳特性统计分析

2.3.1 车载时变信道空间自相关特性分析

2.3.2 车载时变信道时间自相关特性分析

2.3.3 车载时变信道Wigner-Ville谱分析

2.3.4 车载时变信道遍历容量分析

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协作通信技术

3.1 引言

3.2 时变信道下车载协作通信系统MPSK调制方法

3.2.1 场景建模

3.2.2 MPSK调制下误码率分析

3.2.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3 时变信道下车载中继协议与M-QAM调制方法

3.3.1 车载中继协议设计

3.3.2 M-QAM调制下平均误码率分析

3.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4 联合车辆分簇与功率控制方法

3.4.1 运动态车辆分簇方法

3.4.2 准静态车辆分簇方法

3.4.3 准静态车辆分簇下的功率控制

3.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双工技术

4.1 引言

4.2 非对称编码的全双工车载通信

4.2.1 非对称编码的信息传输

4.2.2 BER性能分析

4.2.3 BER性能优化

4.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3 全双工双向中继车载协作通信

4.3.1 场景建模

4.3.2 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4.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4 全双工D2D车载通信

4.4.1 场景建模

4.4.2 策略与簇间频谱复用准则

4.4.3 基于ILA理论的复用资源分配机制

4.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D2D技术

5.1 引言

5.2 时延QoS保证的C-V2X车载通信功率分配方法

5.2.1 系统模型

5.2.2 功率分配

5.2.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3 时变信道下D2D-V车载通信功率控制方法

5.3.1 系统模型

5.3.2 车载时变信道下非完美CSI描述

5.3.3 D2D-V功率控制

5.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4 C-V2X D2D车载通信能效优化方法

5.4.1 系统模型

5.4.2 拉格朗日和丁克尔巴赫方法

5.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NOMA技术

6.1 引言

6.2 协作NOMA车载通信

6.2.1 车辆跟驰场景下分簇算法

6.2.2 协作NOMA功率控制方法

6.2.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6.3 NOMA+全双工车载通信

6.3.1 系统模型

6.3.2 NOMA安全传输策略

6.3.3 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法

6.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组播通信技术

7.1 引言

7.2 车载社交网络中数据传输组播技术

7.2.1 系统模型

7.2.2 组播算法描述

7.2.3 最优中继选择

7.2.4 功率分配策略

7.2.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7.3 C-V2X车载安全数据传输组播技术

7.3.1 系统模型

7.3.2 TSMT-VSD中继选择策略与基站奖惩机制

7.3.3 VISSIM仿真平台

7.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虚拟小区与NB-IoT技术

8.1 引言

8.2 车载通信虚拟小区技术

8.2.1 系统模型

8.2.2 以多车辆为中心的动态虚拟小区

8.2.3 虚拟小区车载通信资源管理

8.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8.3 车载通信NB-IoT技术

8.3.1 系统模型

8.3.2 NB-IoT车载通信资源管理

8.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区块链技术

9.1 引言

9.2 城市场景下基于分簇的V2X车载信息传输方案

9.2.1 系统模型

9.2.2 车载紧急信息传输策略

9.2.3 车载非紧急信息传输策略

9.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9.3 交叉路口处基于分簇的V2X车载信息传输方案

9.3.1 应用场景及系统建模

9.3.2 车载信息安全的交通灯配时算法

9.3.3 基于区块链的车辆信任管理方案

9.3.4 软件开发平台搭建

9.3.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边缘计算——计算卸载技术

10.1 引言

10.2 计算卸载物理层安全的D2D-V频谱复用接入机制

10.2.1 计算卸载物理层安全通信系统模型

10.2.2 计算卸载物理层安全性能尺度

10.2.3 D2D-V链路动态接入机制与中断性能分析

10.2.4 D2D-V频谱复用的最优接入门限值

10.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认知无线电技术

11.1 引言

11.2 频谱感知

11.2.1 系统建模

11.2.2 能量检测算法

11.2.3 自适应加权双门限频谱感知算法

11.2.4 车载环境下的信道仿真模型

11.2.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11.3 频谱分配

11.3.1 系统建模

11.3.2 频谱分配算法

11.3.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可见光技术

12.1 引言

12.2 可见光的V2V通信平台设计

12.2.1 系统的总体构成

12.2.2 可见光的发送端

12.2.3 可见光的接收端

12.3 系统搭建和测试

12.3.1 字符传输

12.3.2 视频传输

1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词对照表

反侵权盗版声明

5G+C-V2X车载通信关键技术是2021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肖海林。

得书感谢您对《5G+C-V2X车载通信关键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机车车载行车安全装备 电子书
本书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驱动,将常见的机车车载行车安全装备(包括轨道电路与机车信号、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列车防护报警和客车列尾安全防护系统、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为载体,重点介绍相关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培养
海底光缆通信——关键技术、系统设计及OA&M 电子书
本书根据ITU-T/OIF和GB/T新标准和国内外新技术发展,系统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新进展、关键技术、传输终端和中继设备。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光中继器、无中继系统的新设备和进展,海底光通信系统的技术设计、工程设计、可靠性设计、系统测试技术及仪器、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
卫星互联网微波通信关键技术(精装版) 电子书
本书是对卫星互联网微波通信技术研究成果的汇总。在深入分析卫星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本书系统阐述卫星轨道与星座设计、电波传播与微波通信链路等卫星互联网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微波通信天线和射频微波电路的特点、构成及技术特点,重点描述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面向海量连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技术、频谱认知与干扰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对我国卫星互联网的研究、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参考价
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面向6G的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介绍了可见光通信的由来,说明了在6G通信中发展可见光通信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6G可见光通信的主要应用场景与优势。其次,分别从可见光通信在6G中的网络架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结构、先进调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实现6G可见光通信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关键算法。再次,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可见光通信MIMO叠加调制技术
列控车载设备原理及维护 电子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综述、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装置、CTC5-2级列控车载设备、CTC5-3级列控车载设备、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轨道车运行控制系统及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本书供铁路信号工程技术人员和信号维修人员学习之用,以及作为铁路现场技术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