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梳理阐释、概括提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文献及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本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论证及回答,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上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基石,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作者简介

编著者李珍,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2018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培养对象,中山大学逸仙新锐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学哲学专委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知识论专委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技术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 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

二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理基础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动力和战略体系

一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动力体系

二 “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内涵体系

三 “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体系

第二章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第一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二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胜过金山银山

三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统一于绿色发展

第二节 促进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

一 促进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意义

二 促进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三 促进经济布局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推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

一 推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意义

二 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三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鼓励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

一 鼓励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意义

二 鼓励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三 鼓励消费方式绿色化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系统开展生态保护

第一节 建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一 建构生态文明体系,需要深刻把握系统思维

二 建构生态文明体系,需要统筹全局

三 建构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协调各个方面

第二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一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涵

二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重要内容

三 创新驱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实践策略

第三节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一 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城乡规划建设全过程

二 尊重科学规律,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管治效率和水平

三 加大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力度,加快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

第四节 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 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决策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二 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

第四章 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理念

第一节 重视关乎人民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的保证

二 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党的奋斗目标

三 不断加强改进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事务

第二节 建设城市和乡村美丽生态环境

一 美丽城市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第三节 全社会联动和协作的污染治理

一 增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做好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工作

三 全社会协作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干部发挥以身作则作用

第五章 生态文明的制度化建设

第一节 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

一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二 落实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第二节 构筑生态文明的法治基础

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制度的完善

二 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 乡村生态振兴的法治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领域

第三节 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新秩序

一 改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 明确绿色发展新秩序的基本目标

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意识和行动

第一节 让环境保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良好风尚

一 生态道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 深化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

三 将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法治建设结合起来

第二节 让绿色生产消费成为社会事业及行动

一 加快促进工业生产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

二 加快绿色农业经济的创办和发展

三 加快绿色技术的产业发展和研究发展

第三节 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一 明确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路径

二 明确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和科学发展观

三 明确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的民生福祉观念

第七章 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第一节 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

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

二 开创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和科学精神

三 追寻和认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伟大精神

第二节 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一 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 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一 建设全球生态治理体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有力行动

二 中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引领者

三 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珍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电子书
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
论英汉语言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七章构成,第二部分由十二篇经典研究文章组成。本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研究、语境与翻译、风格与翻译、惯用语与翻译、词语与翻译、术语与翻译、杂谈琐义等方面,适用于翻译工作者、任课教师、翻译学习者,对翻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亦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物业城市理论与实践:横琴新区城市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珠海横琴新区的城市治理创新模式——“物业城市”。
发展规划咨询理论方法和实践 电子书
本书包括发展规划概述、发展规划咨询相关理论、发展规划咨询方法、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编制、区域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发展规划评估、发展规划实施与管理等内容。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锡实践与特色 电子书
对我国其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案例参考和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