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建议共治型食品安全新模式,提高风险规制效率和合法性。
内容简介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以行政法为视野,以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规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理想类型、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食品安全风险规制基本理论出发,借鉴国外经验,经当代政治法律理论证成,构建了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于规范意义上,该模式的制度框架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制度组成,囊括了食品安全风险规制议程设置、安全标准制定、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等构成要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旨在:在实践层面,建立一种以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平等协商、理性沟通、相互信任、公开透明、灵活高效为特征的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新模式,重塑政府规制食品安全风险活动之合法性;在理论层面,阐述新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特色以及制度框架,既能够有效地和正确地回应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也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戚建刚,祖籍浙江,1976年3月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急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比较行政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制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应急法制、紧急状态、突发事件的管理。著有《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法制化研究》、《中国应急法律制度研究》、《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从灾害中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案例评析》等。$$$$$戚建刚,男,浙江省杭州市人,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9年获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应急法制、紧急状态、突发事件的管理。
先后师从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教授、于安教授等。2001年获香港法律教育基金会资助,到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习。担任《法商研究》兼职编辑,湖北省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事务部成员,湖北省法学会会员。
出版《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法制化研究》等著作;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理论评述》,并参编其他教材多部;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北省反窃电条例》、《湖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等多部法律规范的起草与论证工作;已经在《中国法学》、《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所发表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多次转摘。2005年被评为“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7年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首届“南湖杰出青年学者”。学术论文
曾获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湖北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戚建刚,1976年3月出生。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艾奥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年留校任教,200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1年破格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13年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
近年来已经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欧洲研究》《中外法学》《中国行政管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所发表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多次转载。出版独著3部,合著4部。科研成果获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三次)、湖北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武汉市人民政府二等奖和优秀奖和司法部优秀奖等。2010年被中国法学创新网入选“新秀100”。2011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三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戚建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特聘教授、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中心专家,法学院博士生导师。1976年出生,祖籍浙江杭州。浙江大学法学学士(199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2005年)、2006~2008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艾奥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已经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提出之背景
一、传统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传统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三、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建构
第二节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功能
一、打破传统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所陷入的恶性循环
二、重塑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合法性
三、增强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科学性
四、有助于增强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民主性
第三节 关键术语之界定
一、食品与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风险属性
三、食品安全危害属性
四、规制、风险规制与食品安全风险规制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一、基本框架
二、主要新意
第一章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理论特色
第一节 以混合的政治理论作为基础
第二节 平等协商与理性沟通的工作机制
一、平等协商
二、理性沟通
第三节 相互信任的推进机制
一、相互信任的基本含义
二、相互信任的功能
第四节 信息共享与公开透明的保障机制
一、信息共享
二、公开透明
第五节 灵活高效的评价机制
一、灵活高效的基本含义
二、灵活高效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合理性基础
第一节 政治哲学角度之分析
一、功能主义观念
二、新自由主义理念
三、审议观念
四、人类学观念
五、解放观念
六、后现代观念
七、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节 当代公法思想角度之分析
一、公法与政治
二、治理内涵分析
三、参与式治理观念
四、合作治理观念
五、从当代公法思想角度分析共治型模式的合理性基础
第三节 外国经验角度之分析
一、欧盟
二、美国
三、日本
四、经验总结
第四节 从整合食品安全风险属性角度之分析
第三章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核心制度
第一节 协商式参与制度
一、协商式参与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协商式参与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协调委员会制度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协调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风险评估协调委员会的小组制度
第三节 食品安全风险沟通制度
一、风险沟通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风险沟通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 参与式风险管理制度
一、参与式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参与式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措施的选择和执行
三、参与式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公告、召集、协商和评议
四、两种特殊形式的参与制度
第四章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支持性制度
第一节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中的责任制度
一、责任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现行食品安全风险规制责任制度设置的不足
三、责任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中的动议制度
一、动议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动议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之技术性制度
第一节 普通公众代表之间的共识会议制度
一、普通公众代表之间的共识会议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普通公众代表之间的共识会议的内容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
一、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信息公开制度的“多中心”内涵
第三节 专家研讨会和听证会制度
一、专家研讨会和听证会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专家研讨会和听证会的制度内容
第四节 专家与利害关系人及公众代表的共识会议
一、共识会议召开的原因
二、共识会议的功能
三、共识会议的具体内容
附录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暂行规定(草案)
参考文献
后记
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是201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戚建刚。
得书感谢您对《共治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