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7辑)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7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7辑。

内容简介

本集刊主要刊登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论文、理论动态等。

本集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学术前沿问题为引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追踪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宣传和阐释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

本书收录文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马克思主义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内在特质及其现实启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论坛》编委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论共产主义的超越性和现实性

共产主义的打开方式: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共产主义的实现路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共产主义的未来图景: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从事批判

共产主义的曙光: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进行时:消灭贫困的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

一 必须尊重劳动

二 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 正确认识和发挥工会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作用

苏联话语权兴衰的历史与启示

一 苏联话语权兴衰的历史进程

二 苏联丧失话语权的教训与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内在特质及其现实启示

一 被压迫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二 西方入侵中国的阶级实质

三 西方入侵下中国发展的辩证特征

四 立足中国实际回答时代问题

五 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发展性

六 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内在特质的现实启示

柯亨的自我所有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一 柯亨自我所有概念的多重内涵

二 柯亨自我所有批判理论的内容研究

三 柯亨对待自我所有的复杂立场

四 柯亨自我所有批判理论的正当性研究

五 评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三次纠“左”

一 邓小平是怎样评述党的八大以后20年的历史的

二 怎样看待1958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的第一次纠“左”

三 怎样看待1972年批判极左思潮和落实党的政策的第二次纠“左”

四 怎样看待1975年全面整顿的第三次纠“左”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优势

一 中国市场经济“摆脱贫穷”的效率优势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协同优势

三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创新优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 新发展格局下内外循环的新特征

二 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发展的战略布局

三 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党建质量“强起来”的首要标准

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建质量“强起来”首要标准的根本内涵

基于新时代最强思想理论武装质量的“强起来”

基于新时代最高思想意识境界提升质量的“强起来”

基于新时代最有理由自信坚定力量的“强起来”

基于新时代最紧硬思想维护自觉质量的“强起来”

基于新时代最高强政治能力提高质量的“强起来”

论长征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 长征文化与文化自信

二 长征文化与文化兴国

三 长征文化与文化强军

毛泽东与山东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建

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提出

二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独特的经济基础

三 毛泽东与山东抗日根据地构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结构性关系和历史性关系

论党独立自主的政党品质在红军长征中的形成

一 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新时代

二 独立自主地圆满解决了党面临的张国焘分裂主义等内部危机

三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党自主决断了转兵图存的战略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初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既加快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

一 性质维度:中国的现代化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

二 历史维度: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内涵的认识

三 现实维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谋划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四 路径维度:中国的现代化既摆脱了依附,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

结语

基于乡村振兴的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提升路径探析

一 国家嵌入是基层社会协同治理实现的制度保障

二 多元主体认同建构是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原动力

三 协同网络创新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湿件”平台

四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社会协同治理发展之路在何方

“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要点分析

一 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特色与优势

二 “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要点分析

三 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面临挑战

四 西方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五 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与建议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关系辨析

一 农村社会面临的发展与治理困境

二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

三 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四 结论

市场化驱动下的乡村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治理研究

一 特色村的市场化发展

二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农村人口汇聚效应

三 市场的利益实现功能与农民增收和社会分化效应

四 市场的组织化功能与乡村社会关系和治理体系的重构效应

五 市场驱动下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之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改革开放前30年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变迁分析

一 政策环境变迁分析

二 政策内容变迁分析

三 对政策变迁的反思

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7辑)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冯锋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7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荀子研究(第1辑) 电子书
《荀子研究》是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本着荀子“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精神,以严肃、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荀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学术平台。本书是第一辑,包括“文本考证与释读”“荀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荀子思想比较研究”“荀子的历史地位与荀学研究”“荀子与兰陵文化专题”“海外荀子研究”几个专栏。
曾子学刊(第1辑) 电子书
《曾子学刊》由山东大学曾子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主办,为的是加强学术界对曾子思想的关注,培育曾子研究的后继人才,增进学界对海内外儒学发展现状的了解,为曾子思想与儒学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平台。本书是第一辑,主要包括“学者访谈”“孝道思想及其历史发展”“儒家孝道与当代社会”“曾子孝道专题”“《孝经》研究专题”几个专栏,各位专家学者从经典、学理、实践等方面对儒家特别是曾子孝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丰富
中国美学(第2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二辑。
伦理与文明(第7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
中国美学(第4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