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文学广告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材料,重新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本卷叙述的是1937—1949年文学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匠心独具地选取文学广告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材料,采用编年体的结构模式、书话体的叙述方式,在文学生产与流通的交汇点上重新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并辅以相应的历史图片。

全书既有宏达的文学史视野,又细致入微地呈现历史的微观图景与细部生态,力图还原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原初景象和历史脉络,揭示出一个较以往更为阔大、丰富、复杂的文学史图景,展现了文学史叙述的多种可能性。

作者重新开掘、爬梳原始资料,大处着眼,小处落墨,集叙述与思辨、史料与史实于一体,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是一部极具开创性的文学史著。

本卷叙述的是1937—1949年文学的历史。

作者简介

编者陈子善,作家,文学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一直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料研究与教学。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有着重要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1937年

8月

战争爆发时中国作家的反应

西北战地服务团与抗战文艺

抗敌宣传队的活动

1938年

2月

白羽:鲁迅的“援手”和人性武侠《联镖记》

3月

“文章下乡”:抗战初期的通俗文艺运动

4月

中国抗战文学的国际联系

《文艺阵地》和抗战初期的小说创作倾向

奥登访华与中国抗战新诗

鲁艺与延安文艺运动

5月

抗战初期的“烽火小丛书”

《给周作人的一封公开信》

《鲁迅全集》的初版与再版

丘东平的创作和胡风

6月

新古典主义诗潮和新诗发展的融合趋向

7月

抗战初期报告文学

8月

街头诗运动

10月

重庆文艺中心地位的确立

《西行漫画》问世及作者

1939年

3月

郁达夫在南洋的活动

4月

1940年代文化格局中的香港

“文章入伍”:抗战初期的战地文化活动

5月

延安“文抗”及其文学论争

茅盾在新疆

7月

周天籁《亭子间嫂嫂》:现代狭邪小说的终结

9月

旅平台籍作家群与华北沦陷区文学

10月

桂林文化城

东北沦陷区“文选、文丛派”和“艺文志派”三作家

11月

被腰斩的《记丁玲女士》

12月

救援贫病作家运动

保障作家生活运动

1940年

3月

“捧出意义连带着感情”的《慰劳信集》

4月

战国策派及其引发的论争

6月

抗战时期关于中学国文教育的讨论

7月

战时东南文艺运动

1941年

1月

《京华烟云》的写作与翻译

4月

《黄河》的创刊与西北地区的现代文学生态

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文化战略和文艺政策

5月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9月

怀安诗社的旧体诗写作

10月

贵州文化和新文化的相遇

曹禺《北京人》与陪都雾季公演

11月

给郭沫若等作家祝寿的政治文化深意

《秋翁说集》:40年代“拟旧小说”再次兴起

1942年

2月

上海沦陷区的文化厄运

3月

《野玫瑰》及其风波

4月

《屈原》的“爆炸性”演出

5月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与《讲话》的发表

6月

《野百合花》和王实味事件

10月

《文艺先锋》和“文艺政策”论战

《万象》与通俗文学运动

11月

苏联文学在40年代的翻译和传播

《秋海棠》的三种结尾与爱和美的毁灭主题

郑证因和他的帮会技击武侠小说《鹰爪王》

1943年

2月

朱贞木:新旧武侠小说的过渡者

3月

武侠小说和社会评论:王度庐的“左右搏击”

4月

吴组缃第一部长篇小说《鸭嘴涝》

5月

《万象》主编的变动与改版

四川方言长篇小说《淘金记》

7月

“东吴系”和“复旦系”:通俗文学的学院派

8月

“方形刊物”、“窄形刊物”与《三六九》、《一四七》

9月

上海沦陷区戏剧运动

11月

孙了红与《侠盗鲁平奇案》

1944年

1月

废名的《谈新诗》与周作人和诗

2月

西南剧展:抗战戏剧运动的总检阅和大讨论

李广田自选的《灌木集》

3月

从《甲申三百年祭》到《李闯王》

8月

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

1945年

1月

《论主观》引发的风波

2月

《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与延安平剧改革

3月

从《蜕变》演出盛况看抗战时期西北话剧运动

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

6月

《荷花淀》与孙犁的诗意追求

《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

茅盾写于桂林的《霜叶红似二月花》

9月

吴祖光最满意的《风雪夜归人》

10月

《清明前后》的创作与反响

《芳草天涯》的问世及反响

12月

《财主底儿女们》的创作与出版

战后初期的台湾文化重建

1946年

1月

巴金的“人间三部曲”

2月

“怒书”《升官图》

由《后台朋友》管窥吴祖光早期剧作

8月

《洋铁桶的故事》和新英雄传奇

《和平的梦》与中国科幻小说

9月

《王贵与李香香》和民歌体新诗

10月

和新浪漫小说

不为人知的《青年文选》

孔厥小说:好看好懂的“翻身书”

12月

赵树理创作及“赵树理方向”

《腐蚀》:狐鬼满路中的难言之痛

1947年

3月

中国玄幻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蜀山剑侠传》

5月

“主动”编辑赵家璧与“晨光文学丛书”

师陀的长篇小说《结婚》

老舍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回击批评的《雪垠创作集》

6月

“新的抒情”:穆旦的诗创作

7月

钱锺书唯一的长篇小说《围城》

“兼容并包”的《诗创造》和《创造诗丛》

8月

“建设台湾新文学”的讨论

10月

平津文坛“新写作”

12月

普希金在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

1948年

1月

华南方言文学讨论

3月

《大众文艺丛刊》的大批判

《虾球传》的轰动效应

戴望舒及其《灾难的岁月》

4月

《暴风骤雨》的创作和出版

5月

学生运动中的文艺活动

《白毛女》到香港

8月

朱自清逝世

沈从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长河》

朱自清生前主持编选《闻一多全集》

9月

杨绛、世态喜剧及其他

10月

语言学家的知性小品集《龙虫并雕斋琐语》

部队文艺工作的新模式和工、农、兵文艺运动热潮

1949年

1月

沈从文自杀

2月

三人分工协作的《屠格涅夫选集》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出版

3月

无名氏纯情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5月

《铁索桥》:现代主义诗潮里的另类都市书写

批判萧军发出的信号

6月

构建新的人民文艺经典“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子善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37—194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思想型的作家与思想型的学者:王富仁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电子书
王富仁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勇气,在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破,他所提出的“思想革命的镜子”、“回到鲁迅”、“新国学”等构想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研究史上不可绕过的学术高点,对于现代文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有着突出的贡献。本书将“思想性”视为王富仁与现代文学的精神契合点,无论是王富仁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风格,还是鲁迅、胡适、曹禺等王富仁研究的对象,极富“思想”性都是他们的共同特性。本书从这一点
为文学生长鼓与呼 电子书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的文学评论文集,分别对散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剖析;还有现场批评式的精短感悟。
中国文学变迁史略 电子书
本书以朝代为纲,分成唐虞夏商文学、周秦文学、汉代的文学、魏晋及南北朝的文学、隋唐五代的文学等十一篇,建构了中国文学由庙堂走向民间、由文士集团走向普通民众、由雅文学走向俗文学的变迁趋势。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