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斋论学集

一孔斋论学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一孔斋论学集》邀请一批当代在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实绩、有影响的名家,由他们自选其有代表性的专论结成一集。这些学者年龄不等,照顾到各自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每一集文字都曾经为学术史的推进铺下过坚实的一砖一石,都曾经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过读者的心扉,拨动过大家的心弦,都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学习与承传的典范,也可为总结与研究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铺路开道。

作者简介

作者陈伯海,1935年生,湖南长沙人。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原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曾担任国家和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上海市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兼及文艺理论、美学、哲学、中国文化诸相关领域,在倡扬文学史宏观研究、致力唐诗学学科建设、推进文化传统的现代阐释和建构生命体验论诗学与美学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总序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自选集小序

第一辑 古代文论的现代观照

“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

唐人“诗境”说考释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

第二辑 唐诗意象艺术谭

为“意象”正名

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

唐诗与意象艺术的成熟

“诗到元和体变新”——古典诗歌艺术转型之枢纽谈

“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

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

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

第三辑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宏观的世界与宏观的研究

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

中国文学史之鸟瞰

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寻求宏观与微观的会通

《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导言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编后记

陈伯海著作成果一览

一孔斋论学集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伯海。

得书感谢您对《一孔斋论学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候鸟集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退休后创作的诗集。作者如候鸟一般,南北来回穿梭,期间游历祖国河山,所写诗作多是触景生情而作。作者对海南怀有深厚感情,创作的诗作描绘了海南的风景、历史和风情。这些诗作朗朗上口,回味悠远,值得仔细品味,也对海南的旅游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人间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历史叙事篇、现代文学篇和当代文学篇三部分,收录了《马尔克斯:狂欢与孤独》《“精神法则”的构建、失效与重订》《网络文学:推陈以出新》等文章。
序言集 电子书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0余篇。著作内容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
好风景集 电子书
《好风景集》选收作者近年创作的四百多首诗词,分为赏山水、披襟怀、眷花木、纵年华、惜因缘、悠天下六个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美景、名刹古寺的赞美,对家国天下的豪情,对花草树木的眷恋,对光阴流逝的感悟,对亲朋好友的痴情,以及对域外风物的歌吟,立意较高,情感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