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的系统探讨。

内容简介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打通的开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超越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作者简介

作者贾艳艳,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城市文化及影视文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悲剧·悲剧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第二节 中西悲剧的差异与20世纪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

第三节 从悲剧意识角度考察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

第一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个人伤痛的规避

第二节 “冷漠+感伤”的“逃离”

第二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历史

第一节 光明的判决:乐观的“历史悲剧”

第二节 颓败的宿命:颠覆与回归

第三章 受阻的“自我”:悲剧性人格的建构

第一节 “为他”的英雄

第二节 “个性”与“宿命”之间

第四章 发现与置换:生命话语中的悲剧意识

第一节 肉身的发现:“角落”、工具化与“准乌托邦”

第二节 迈向“位格”的肉身

第三节 抗争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是2021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贾艳艳。

得书感谢您对《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小说史略 电子书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对中国小说考证源流,分辨真伪,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囊括汉人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话本,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引据丰富,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评断允当,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
莫言小说研究 电子书
全面研究了莫言小说世界、文学观念、叙述世界能方面。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时代小说坊美女雕像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印尼商人哈希文在德国的旧货市场上购买了一尊价值连城的美女雕像,却在归国途中神秘失踪,其妻委托华人侦探刘洋凯展开调查。循着丝丝线索,心思缜密、极善推理的刘洋凯深入当地社区,探访神秘会所,最终获取重要线索,成功寻回哈希文和美女雕像。本书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其同名电影已获批立项,正在拍摄中。
泰戈尔精品集·小说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小说作品《喀布尔人》《邮政局长》《塔利雅》《秘密财宝》等。泰戈尔的小说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赞美人性与真情,蕴含了对下层贫苦民众的深切同情。泰戈尔将诗歌艺术巧妙运用于小说创作,读者能够从本书中领略他诗情画意的语言特色,也能一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