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谈

中韩文化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韩中生活文化解析,香港著名杂志连载,探讨韩国当代文化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著者对韩中两国的生活细节文化非常熟悉,一直在香港的几所大学讲授韩国语与韩国文化。本书大部分是著者2007~2009年在香港大学“韩国文化与社会”课程中讲授的内容,后来重新整理, 2009~2011年连载于香港著名的文学杂志《香港文学》。本书正文由22篇随笔类文字组成,按主题分为五个小篇章。附录的“一位韩国人文学者解读中国电影”,是她曾经在香港的《城市文艺》连载的几篇文章。这本著作的目的不在介绍韩国的传统文化,而在讨论韩国当代文化、社会的具体主题,如整容手术、学阀中心社会、路上啦啦队、饮食文化等。

作者简介

作者金惠媛,出生于韩国首尔。诗人,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专家。

1997年到香港,担任最早的韩国学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开设韩语学课程(2001),建立香港最初的韩语学专业(2005);在香港大学开设韩国学课程(2007)。现为香港东亚细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教授,韩中文学比较研究会香港分会会长,韩国台湾香港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会香港分会会长。

著有《意中人》(韩文,诗集)、《韩语教育在亚洲》(英文,主编),以及关于中韩文化比较、语言、文学、电影的论文、随笔等多篇,引起中韩人文学者广泛关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部分 生活方式、仪式

月饼和松片

月亮和白兔

米糕

为江陵端午祭辩解

《春香传》

江陵

后记

炒糕研究所与炸酱面博物馆

米饭、泡菜以及汤

又烫又辣的食物与铁筷子

饮茶

炒糕

炸酱面与拉面

四合院与韩屋

坐式文化

韩式火炕

四合院与韩屋

公寓

令人安慰的酒

助兴的酒

不谦让的酒

大米做成的酒

第二部分 语言

汉语和韩语

韩语和韩文

韩语和汉字

韩国的汉字教育热潮

韩国人和韩文

外来语和固有语

音读和训读

韩与汉

点心

话与文

纸张和印刷术

汉字文化

语言和文化

语言的进化

第三部分 思考方式

个人意识与团体意识

一体感

过犹不及

第1号孔子学院

孔子面前舞文弄墨

亚洲价值

教会十字架与招财猫

基督教的崛起

生存下来的佛教

逐渐消失的道教和巫俗信仰

骑马民族

高句丽

兄弟国

骑马民族

纪行文

韩国人中最早的世界人

旅行到北京的朝鲜知识分子

“风的女儿”

第四部分 对社会问题的理解

学阀和外貌

升学考试地狱

整容共和国

钱象征着社会成功吗?

视金如石

堂兄弟买的地

地方色彩

标准语和方言

区域感情(地方情结)

第五部分 多变的文化属性

文化的权力结构

文明与文化

东方主义

Japonism

文化与经济发展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

“汉江奇迹”

朴正熙和邓小平

快快地和慢慢地

大众文化

“韩流”

作家与文化城市

文化与文学

人文学的危机

小说与影像媒体的共存

诗尚未消亡

赛马和高尔夫

观赏的运动

锻炼身体的运动

体育运动与集团主义

韩国和韩国人

国家品牌

重感情的韩国人

结语

附录 解读中国电影

西游记

对我来说电影是……

“公路电影”

《天下无贼》

孙悟空

香港式爱情故事

1990年代香港式爱情故事

《游龙戏凤》是2000年代香港式爱情故事吗?

变与不变

香港警察故事

因失恋而伤心的警察

纠结于自身正体性的警察

《窃听风云》中的警察

电影中的香港警察

成都与诗人

二十四城记

有关消失的过去的记录

去成都的韩国诗人

写诗

好雨时节

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一生

京剧

梅兰芳

不要畏惧

与外界沟通

骑摩托车的女郎

沟通时代

单向的爱情

经过沟通的自立

日常与空想

平凡人的日常

相熟而相依

家族的诞生

中韩文化谈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金惠媛。

得书感谢您对《中韩文化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谈音说乐——当代中国音乐面面观 电子书
看知名乐评人司马勤如何谈音乐。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