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构建科学第一人称方法解析意识科学挑战

内容简介

意识的认知首要性与意识科学的自身发展历史决定了第一人称方法是全面理解意识本性所不可或缺的。但如何研究这个“主观的”实在,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这是当代意识科学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方法论挑战。鉴于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在最近20多年的发展状况,我们在本书中简明地回答或阐明如下主要问题:(1)意识科学为什么需要的第一人称方法;(2)意识体验何以能自我呈现和自我报告;(3)如何明晰第一人称方法的类型和操作程序(4)如何辩护第一人称方法的“客观性”;(5)对第一人称诸方法效度的评估(6)意识科学第一人称方法的神经现象学应用。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意识科学与第一人称进路

第一节 体验——作为心智本质的第一人称被给予性

第二节 主体性的禁忌与认知革命

第三节 意识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混战与解释鸿沟

第四节 以现象体验为意义基石的生成认知

第五节 神经现象学与训练有素的第一人称方法

第六节 一个全面的意识研究与第一人称方法论

第一章 意识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第一节 内省的困难

第二节 反思与前反思

第三节 单一水平的意识理论

第四节 自觉知

第五节 纯粹意识状态

第六节 无意识

第七节 注意

第八节 詹姆斯的意识理论、彻底经验主义与“宗教科学”

第九节 佛教心智理论

第二章 第一人称方法考察

第一节 心理学内省

第二节 现象学方法

第三节 佛教禅定实践

第四节 第二人称访谈

第三章 第一人称报告的有效性与验证

第一节 体验与语言

第二节 意识的交互主体性

第三节 第二人称视角

第四节 无主体的客观性和“陈述行为一致性”的有效性

第五节 第一人称报告的有效性

第六节 心理学内省的言语报告研究

第七节 促进描述的问题列表

第八节 第一人称研究中的复杂性与偏差

第九节 主体间—神经—现象学验证

第四章 利用第一人称专门知识研究体验的神经对应物

第一节 禅修的神经相关物研究

第二节 神经现象学案例

第五章 评估与总结

第一节 第一人称方法的对比评估

第二节 总结

参考文献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怡。

得书感谢您对《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
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书
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最新力作,适合所有想拥有蓬勃而幸福的人生的人士阅读。
这是我在你内心深处找到的东西:精神分析师与无意识的精彩对话 电子书
本书讲述一位精神分析师如何陪伴自己的来访者走向新生。
教育脑科学: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实践指南 电子书
大脑是学习的器官,而老师是帮助学生重塑大脑的人。
人类科学的认知结构:科学主体性解释的“类脑模型” 电子书
一部极富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著作,它是蒋谦先生二三十年殚思竭虑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