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这本书回应了普通话与方言话语次序背后的问题,即普通话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衍生品,亦是形塑“现代中国”的关键元素。

内容简介

为什么普通话一定比方言正式?为什么北方人天然比南方人会说普通话?普通话与方言的纷争长达半个世纪,这种纷争既体现于各地对于本土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例如粤语或沪语)的保护行动上,也体现在义务教育课本用“姥姥”替代“外婆”称谓引发的争论里。

王东杰认为,今日的普通话的形成与制定“标准”语言的权力次序有关。民国时期,北京语音在国语标准音上取得了压倒式的胜利,而在南方语言片区里,江浙地区的话语权又比福建、两广地区强。国语奠定了中央的统治权力,架构于地方方言之上,象征的是民族国家意识的下移。而即使民国的“国语”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普通话”,这一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权力局势也并没有改变。更有趣的是,现在地方政府乐意将方言文化作为文化遗产加以推广,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了语言的“遗产”性质,而并非试图在下一代的教育中使其重获真正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作者王东杰,河南濮阳人,历史学博士,曾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历史•声音•学问:近代中国文化的脉延与异变》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语言与历史

一、语言与民族主义

二、国语运动研究诸面相

三、国语运动小史

四、论域的展开

五、史学视域中的语言史

第一章 从文字变起: 清季社会思潮与切音字运动的兴起

一、文字与富强

二、中西学战与切音字运动

三、言文合一的文字观

四、文字与进化

五、余论

第二章 一个国家,两种文字: 切音字运动中的“国民”与“国粹”

一、造就“国民”

二、“保存国粹”与切音字运动

三、“简字”不“简”

四、余论

第三章 声入可否心通: 切音字运动与“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

一、“声音文化”与切音字运动的兴起

二、切音字运动与“语言统一”的提出

三、一步到位与“两次办法”

四、余论

第四章 文字起于声音: 汉语拼音化思想对“因声求义”说的继承式颠覆

一、因声求义

二、因声造字

三、以继承传统的方式与传统决裂

四、余论

第五章 废汉字以救汉语: 白话文运动与汉语拼音化论证策略的调整

一、“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言语乎?”

二、“打破不进步的字,讲天天进步的语言”

三、“汉字配文言,拼音字配语体”

四、结论

第六章 “返为自主国”: 汉语进步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政治理想

一、语言学形态分类法及其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再定位:胡以鲁的观点

三、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再定位:其他语言学家的例子

四、对汉语先进论的否定及另一种语言进化观

五、余论

第七章 “代表全国”: 国家建构与国语语言标准的论争

一、独用京话与会通异言

二、取决于“多数”

三、采用“活语言”

四、反对“北平话”

五、结论

第八章 汉语是“一个”: 国语运动与汉语“方言”的确立

一、“方言”的语义内缩

二、论证汉语方言同源性

三、“当代”导向与历史寻索

四、左翼文化人的意见

五、余论

第九章 “打折”的统一: 国语运动中的“不统一主义”

一、“国语不统一主义”的提出

二、“双语”制的实践

三、改良的“蓝青官话”

四、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

五、余论

第十章 必也正名乎: 现代政治与标准语的名相嬗替

一、从“官话”到“国语”

二、“普通话”对抗“国语”

三、“普通话”的胜出

四、结论

结语: 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一、国语运动与民族国家:对外和对内

二、国语运动与“现代性”

三、文字与语言:国语运动的中国特色

附录 清季切音字方案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是201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东杰。

得书感谢您对《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现代史 电子书
本书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从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到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仁爱遇上效率:中国语境下的志愿过程 电子书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既不能被笼统地归结为“舶来品”,也不是纯粹的“土特产”。志愿包含了以仁爱为基底的思想和行动,这在我国由来已久。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春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春之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春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