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性论——陈鼓应著作集

庄子人性论——陈鼓应著作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儒道对比的角度入手,阐发了孟子重善、庄子重真和美这样一种同源而异流的理论走向,道出了两家在人性议题上的互补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庄子〉内篇的心学》《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庄子〉外杂篇的心学》《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庄子论情:无情、任情与安情》《〈庄子〉抒情传统在后代的回响》等论文,以及《〈庄子〉“心”、“性”、“情”三字出处索引》一个附录,深入解析了庄子人性论中的情性观,描述了哲学史上自然人性论的主线脉络,揭示了庄子在道情、天情的统摄下,关照现实人生的“任其性命之情”与“安其性命之情”的理论走向。

作者简介

作者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座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陈鼓应著作集》总序

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

前言:《孟》、《庄》心学的特点——道德心与审美心

一、《逍遥游》:“游心于无穷”

(一)“逍遥”义——困苦中自得自适的心境

(二)鲲化鹏飞寓言所隐含的多重义涵

二、《齐物论》:“以明”与“道通”

(一)众美会聚而相互会通

(二)“相尊相蕴”的齐物精神

(三)物论之齐同与“以明”之心

三、《养生主》:由技入道的艺术活动

(一)道艺之境与心神活动

(二)由技入道的历程

(三)艺术精神体认道境

四、《德充符》:主体的审美心境

(一)形体丑而心灵美

(二)“游心乎德之和”——审美主体遨游于道德和谐的境界

(三)“与物为春”的审美意境

(四)“德者成和之修”——和谐修养的境界

五、“心斋”与“坐忘”——“唯道集虚”与“心通道境”

(一)“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

(二)“坐忘”——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

结语

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

一、外杂篇与内篇人性论中有关心学的异同

二、“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儒道的对话与对立

(一)“以仁义撄人之心”——人性的异化

(二)“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悬而天”——人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三、“心养”与“守一”——心灵的内修

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审美空间的外移

(一)“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山水诗画之先声

(二)天籁之音到北门成论道乐

(三)“游心于物之初”——导引出美乐的人生意境

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

前言

一、以道德论为根基的性命说

(一)“性者,生之质”——人性中之共性界说

(二)“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人性中之殊性界说

二、由“道之真”及“法天贵真”论人性之真

(一)“道之真”——作为人的本性之真的存在根据

(二)“真性”、“法天贵真”——性真论的重要观点

三、“性修反德”的修持工夫与境界

(一)“虚”、“静”、“明”的修为方法

(二)“缘而葆真”的道德境界与“采真之游”的审美意境

四、天地之美与好美的本性

(一)道的艺术性创造

(二)天人的和乐之境

(三)游心于至美至乐的道境

(四)天地万物皆具审美的意蕴

(五)好美出于本性

小结

庄子论情:无情、任情与安情

一、“性情不离”观在人性论史上的重大意义

(一)汉宋儒家扬性抑情而致情性割裂

(二)庄子的性情不离观

二、《庄子》内篇中“情”的多层次意涵——道情、天情与人情

(一)《逍遥游》“人情”语词之语境意义

(二)《齐物论》“真宰”之情

(三)《养生主》“天情”的语境意义

(四)《大宗师》“道情”的意涵

三、无情说——道似无情却有情

(一)天人关系语境下提出“情”的议题

(二)惠、庄有关“情”与“无情”的对话

四、任情与安情说

(一)任情——个体生命力的激发

(二)安情——群己关系的和谐

《庄子》抒情传统在后代的回响

一、《庄子》开启后代论“情”的序幕

二、魏晋之际显题化的重“情”思潮

(一)王弼“圣人有情”论

(二)嵇康的“任情”与“安情”

(三)《文心雕龙·情采》“文质附乎性情”观

三、北宋新学、蜀学的“性情一体”观

(一)王安石“性情一体”说

(二)《前赤壁赋》蕴含之“人情”、“天情”、“道情”

结语

附录 《庄子》“心”、“性”、“情”三字出处索引

庄子人性论——陈鼓应著作集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陈鼓应。

得书感谢您对《庄子人性论——陈鼓应著作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安广仁寺文史集 电子书
本书由慈云西荫、皇家寺院、汉地雪莲、长安绿度母、蒙藏文化走廊、和合圆融六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广仁寺的历史、建筑形制,广仁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广仁寺的现代管理,广仁寺对现今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等多个方面,还包含文人在了解和参观广仁寺后抒发感情的文章。整本书将广仁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阐述得非常清楚,是了解广仁寺的重要窗口,是后来者研究广仁寺的基础,也为广仁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曲直:笛卡尔沉思集深度解析与启示 电子书
清华大学博士,知名投资人,中央电视台、山西卫视等多个栏目嘉宾导师高鹏,深度解读西方经典。
天台智者大师行迹资料集(全2册) 电子书
天台智者大师(538~597),陈隋国师,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诸宗师范,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东土释迦”。故为其作传及注释者代不乏人,虽有散佚,现存的相关资料亦甚可观。本书收集海内外资料汇编成册,竞有数十万字,可供有意研读修学者参阅。本书的特点是收集资料尽量齐全,校勘相对准确全面。本书的出版为学术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案例集 电子书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个案25例,这些案例代表了大学生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中比较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每则案例介绍了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辅导员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处理策略和过程、有效解决的方案、事后的反思总结,另外,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教师还对案例进行了点评。
家庭系统疗愈:核心概念及真实疗愈个案集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家庭系统疗愈的经验总结,其中有作者归纳总结的核心概念解读,也有相对应的真实疗愈个案。书中囊括了家庭系统、个人系统、亲子关系、伴侣关系等家庭疗愈的内容,读者在与个案案主的相遇中,能够感受到心灵的碰撞,从中看见自己,进而疗愈自己,成就幸福的人生。本书完全来源自实践经验,从实践中给出指导,提炼出的60多个关系议题关乎人人,几乎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这些关系议题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获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