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南京大学出品汉语史研究专刊 探寻汉藏东亚语言演变
内容简介
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许嘉璐、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献、学术史研究等,特别欢迎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反映学术前沿问题的佳作。本刊适量发表有学术价值的书评、人物评介及争鸣文章。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学术组织
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学术组织
目录
人类起源、语言的形成及其演化问题
一 人类起源与语言能力的形成
二 现代人迁徙到全世界
三 语言的涌现及设计特征
四 “发音三部曲”
五 语言中的歧义(ambiguity)
六 语言的变化
七 语言研究的方法
八 结语
音法研究与音史研究
一 音史研究与音法研究的目标
二 一些个案的讨论
三 音法研究与音史研究相结合
“突变”还是“感染”:关于汉语历史音变模式的思考
一 现代四川方言中卷舌音和龈音的分布和类型
二 明清时期四川方言中卷舌音和龈音的痕迹
三、四川方言中龈音与卷舌音的合并是“感染”的结果
台州方言差比句的类型和演变
一 百年前台州方言差比句的的类型
二 台州方言差比句的演变
三 与其他吴语方言差比句的比较
认同行为与语音变异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 语音变异的使用情况
三 社区居民的认同行为
四 语音变异对方言系统的影响
五 结语
英·汲约翰编撰《潮正两音字集》(1909)潮、正音系研究
一 英·汲约翰编撰的语言文献简介
二 《潮正两音字集》潮音声母系统整理与研究
三 《潮正两音字集》潮音韵母系统整理与研究
四 《潮正两音字集》潮音音系性质研究
五 《潮正两音字集》潮音声调系统整理与研究
六 《潮正两音字集》所反映的正音音系
《中原音韵》与南曲用韵
《悉昙藏》所引《四声谱》解读
谈书面音系的“存雅求正”
一 书面音系“存雅求正”的内涵
二 “存雅求正”书面音系的特征
三 结语:“存雅求正”与音系内部一致性
论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的象数及其语音问题
一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的象数
二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声母系统中的一些问题
三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韵母、声调系统中的一些问题
高丽藏本慧苑音义的讹、脱、倒问题
一 讹
二 脱
三 倒
《曹刿论战》释疑三则
一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二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三 夫战,勇气也
复封壶铭文补释
上古汉语副词“方”用法辨析
《战国策》“贾不归四国”之“归”义证
一 前人的有关注解和译文
二 《战国策》中“归”的用法
三 “贾不归四国”之“归”义辨
四 “归”与“馈”的意义关联
汉语是抑扬还是扬抑格词模式语言?
一 理论备述
二 华夏语言多音节词的词形和词法
三 昆虫名的词法类型和词形韵律结构
四 方言昆虫名的词法类型
五 结语
“雨”音义研究
一 “雨”大类
二 “□”系列
三 “水”大类
四 来自“云雾”一类的字词
汉藏语词汇语音结构的演变与轮回
一 引言
二 汉藏语词汇语音结构的自然演变
三 汉藏语词汇语音结构的回归
四 演变与轮回
五 结语
原始汉语研究的方向
(一)简图
(二)程序示意图
稿约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一辑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玉来。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