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解读海外珍藏原始资料,廓清中国近现代史上隐而不显的历史迷雾。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加强,也更加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认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种有关中国的史料,包括中国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档案。
杨天石先生十余年间数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美国、日本等地,遍寻散落在诸如哥伦比亚大学东方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外交史料馆等海外知地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原始资料,对所获材料进行整理、考证、解释,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以大量第一手材料互相参证,使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要人和事背后的历史隐秘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作者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自序
第一辑 东瀛幕后
康有为致日、英各国领袖函
跋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几次谈话
黄兴与日本驻旧金山总领事的通讯
黄兴致井上馨函回译及解读
孙中山与田中义一
跋钟鼎与孙中山断绝关系书
附:访日漫记
第二辑 隔海烟云
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
孙中山的一次北京未遂之行
徐致靖大骂梁启超
瞿秋白的《声明》与国共两党的“分家”风波
国民党档案中的毛泽东手迹
国民党中央致毛泽东函存稿
沈雁冰致林伯渠函手迹
董必武的一份辞呈
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抗日潮流
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石计划的夭折
1935年国民党内的倒汪迎胡暗潮
吴开先与上海统一委员会的敌后抗日工作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
胡适曾“充分的承认社会主义的主张”
胡适与蒋介石的最初会见
胡适1933年的保定之行
第三辑 西来风雨
何震揭发章太炎
北京政府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电
张发奎谈南昌起义
果真要改写民国史吗?
济案交涉与蒋介石对日妥协的开端
黄郛与《塘沽协定》善后交涉
宋庆龄关于邓演达的一封英文函件
李济深与胡汉民
张学良与胡汉民
冯玉祥与胡汉民
曹任远与胡汉民的“新国民党”
陈立夫与国共谈判
陈立夫与西安事变
毛泽东、李富春的一封未刊英文函件
保卫中国同盟与中国“工合”运动的珍贵文献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变期间未刊电报
日蒋秘密谈判的重要资料
蒋孔关系探微
豪门之间的争斗
关怀张学良全家
排挤驻美大使胡适
对苏外交的一鳞半爪
宋子文与戴笠之间
从大举进攻到全面败北
南京政府崩溃时期的陈光甫
蒋介石的“慰问”与北平的邀请
蒋介石“复职”与李宗仁抗争
海峡两岸争取张发奎
附:访美漫记
追寻历史的印迹:杨天石解读海外秘档是2016年由华章同人出版,作者杨天石。
得书感谢您对《追寻历史的印迹:杨天石解读海外秘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