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由玉而史,以史证玉。探索上古玉文化,聚焦中国精神玉之品格。

内容简介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玉之辨”“玉之用”“玉之埋”和“玉之史”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

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孙庆伟,男,生于1970年,1988年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的发掘,出版有《周代用玉制度研究》《追迹三代》《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丛书序言

绪言 巫玉、史玉与德玉:中国早期玉器传统的损益

一、史前时期:巫玉传统的兴起

二、龙山时代:巫玉传统向史玉传统的转变

三、夏商周:德玉传统的确立

第一章 玉之辨

从《说文·玉部》看先秦两汉时期的相玉

释“珏”

两周“佩玉”考

珩与璜

冲与牙

玭珠与琚瑀

考古所见的两周佩玉

第二章 玉之用

《考工记·玉人》的考古学研究

《左传》所见用玉事例研究

周代祭祀及其用玉三题

一、从《诗经》的祭祀诗篇看周代的祭祀对象

二、天神、地示、人鬼的祭祀方法及其用玉

三、辨“降神用玉”和“礼神用玉”

周代金文所见用玉事例研究

一、赏赐用玉

二、册命礼中的堇玉

三、贽见用玉和傧礼用玉

四、祭祀用玉

五、玉器交易

尚盂铭文与周代的聘礼

从葛陵楚简看楚地的祭祷用玉

一、献祭的对象

二、祭祷用玉

三、用玉方式

第三章 玉之埋

西周“葬玉”的若干认识

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研究札记

一、玉璧

二、玉琮

三、大玉戈

四、玉人

□国墓地玉器及其用玉制度

一、墓葬概况及其随葬玉器

二、用玉制度

东周楚系贵族墓葬用玉制度研究

一、楚系贵族墓葬概况及墓葬等级划分

二、楚系贵族墓葬随葬玉器复原与统计

三、楚国贵族墓葬用玉制度研究

四、楚国贵族墓葬用玉特征总结——兼与桐柏月河一号墓及周文化系统墓葬用玉特征比较

俘玉与分器

第四章 玉之史

由物见人:芮国玉器折射出的芮国史事

礼失求诸野

一、前言

二、中原及邻近地区的牙璋

三、山东地区的牙璋

四、陕北地区的牙璋

五、成都平原的牙璋

六、礼失求诸野——牙璋的源流与名称

再论“牙璋”为夏代的“玄圭”

重与句芒:石家河遗址几种玉器的属性及历史内涵

附录

中国古玉研究的新工具

认识古玉的必备工具

后记

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庆伟。

得书感谢您对《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印早期现代转型比较研究(1500-1800)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15-18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的王朝帝国清与莫卧儿帝国及其向现代性转向的问题,试图从转型动力、模式及遇到的全球性挑战,去平视中印两个王朝国家与同期西方具有某些现代性因素的潜质,最终发现发展转型存在的文明梯度效应及梯度力作用的影响与客观动因,评析中印两个国家其转型失败的主体及其体行知用的得失。
《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说 电子书
带你感受《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名著的超凡魅力。
步行者:闻玉梅传 电子书
全文共计十章,分为五个部分:叙述闻氏父母——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家庭背景与学术道路,以及闻玉梅早年求学与学戏的经历;师从三位老师、出国进修与国际合作,记述闻玉梅学术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乙克诞生记:一个步行者的足迹和信念”,详细介绍闻玉梅乙肝研究、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艰辛历程;描述闻玉梅的教学理念、家国情怀和学生心目中严师慈母的形象;记述女科学家闻玉梅的婚姻、家庭与个人的艺术爱好。本传记完稿之际正值2
长江流域的器玉陶瓷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长江流域的器玉陶瓷的有关知识。内容包括:琳琅源流、古玉疑云、陶瓷诗画、瓦翁迷案四部分。
种质资源总是情:董玉琛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的传记。全书通过传主访谈、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董玉琛的学术成长历程,总结了其人生历程、学术成长中值得后学汲取的宝贵经验。对本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