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饮食(汉字中国)

汉字与饮食(汉字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汉字中国:汉字与饮食》深度探索中国饮食文化历史。

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代,只要有生命存在,“吃”就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汉字中国:汉字与饮食》以与饮食有关的汉字为纲,通过对具体汉字的解析,探讨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及风俗人情。具体来说,本项目拟在不同章节,分专题研究美味佳肴、小吃、作料、食器、炊具、腌渍技艺、酒名、酒器、饮酒情状、饮酒礼仪、酿酒技艺等,从而系统反映古代饮食文化及相关的典章制度,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及审美价值观。

作者简介

编著者罗维明,博士,师从水渭松、蒋礼鸿、黄金贵先生,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古汉语词汇和汉语规范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目录

引子 “饮食” 与 “饕餮”———从传说中的怪兽说起

一、主食篇

(一)贻我来牟,帝命率育——说“来”

(二)著书都为稻粱谋——说“稻”、“粱”

(三)何不食肉糜? ——说“羹”

(四)赔了夫人只为“饼”

(五)水饺水饺,过年不可少

(六)汤圆汤圆,全家团圆

(七)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粽”

二、副食篇(上)

(一)朱门酒肉臭——说“肉”

(二)玉盘珍羞直万钱——说“羞”

(三)鸡黍情深见诚信

(四)脍炙人口说腊味

(五)酱味飘香传四方

(六)不可缺少的下饭——从“餸”字说起

(七)国色天香说豆腐

(八)拔掉丝瓜种韭菜

(九)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吃——说“茄”

(十)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笋”

(十一)污泥其外,白玉其中——说“藕”

三、副食篇(中)

(一)调和五味说吃“醋”

(二)煎炒爆炸“油”为主

(三)万事俱备还需“盐”

(四)百般滋味首推“甜”

(五)刻骨铭心说“辣”味

(六)治大国若“烹”小鲜

四、副食篇(下)

(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说“桃”

(五)青梅煮酒论英雄——说“梅”

(六)臭到极致便是香—— “榴莲”趣谈

(七)每天一个果,疾病远离我

(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梨”

(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李”

五、饮酒篇(上)

(一)“酉”——饱含诱人的酒香

(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酒”

(三)青春作伴好还乡——说“春”

(四)贵妃醉酒,仪态万方——说“醉”

(五)饮酒之道,“酣”而不“酗”

(六)男儿喝酒应当“酷”

(七)只有“饮”者留其名

六、饮酒篇(中)

(一)从“三碗不过冈”说起

(二)舒筋活血说白酒

(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爱不释手“竹叶青”

(七)消夏解暑说啤酒

七、饮酒篇(下)

(一)甜蜜生活酒酿成

(二)“醮”——人生美好的归宿

(三)酒肉齐全就是“福”

八、饮茶篇

(一)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说“茶”

(二)品茶宜静,饮酒宜闹

(三)以茶代酒,亦真亦假

(四)老少咸宜说“乳”、“酪”

(五)君子似“水”,止于至善

九、器具篇

(一)调和鼎鼐,和而不同——说“鼎”

(二)破“釜”沉舟说炊具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四)争奇斗艳说食器

(五)扬起风帆说筷子

(六)李白斗酒诗百篇——说“斗”

(七)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八)从“关羽温酒斩华雄”说起

参考文献

后记

汉字与饮食(汉字中国)是2014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维明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汉字与饮食(汉字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 电子书
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文论研究。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电子书
这本书回应了普通话与方言话语次序背后的问题,即普通话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衍生品,亦是形塑“现代中国”的关键元素。
中国塔文化与九江古塔 电子书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古塔类型及其发展演变、古塔的变迁、古塔的构造、佛塔的中国化与建筑美、九江地区古塔调查、九江地区古塔分布与特点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的背景、研究的思路以及本书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和改进。第二章回顾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归纳并整理了文化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章考察博彩文化对企业研发强度以及专利申请数的影响。第四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合作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包括结论和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东亚卷 电子书
本书主要梳理与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在日本与韩国的介绍、研究及其影响的状况。由于一千多年以来接受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日本汉学不仅起源甚早,而且在世界汉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韩国的汉学也同样历史悠久、根深叶茂,尤其是自现当代以来学者辈出,成就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