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通:基础知识及实践

数据流通:基础知识及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数据流通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内容简介

数据流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特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崛起,数据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广泛且深入的应用,数据价值持续释放,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交易成为新常态。

本书首先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总体发展态势着手,为理解数据在现代经济中的角色奠定了基础。随后,本书对数据流通、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关键支撑即数字化技术进行了介绍。

基于上述背景,本书切入数据流通的主题,探讨数据的价值来源与实现路径、数据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呈现数据流通的内在机理和应用场景。数据交易是数据流通的重要形式与必然趋势,这就涉及数据流通的市场生态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本书从数据交易的参与主体、交易场所、产权界定与保护、估值和定价等维度展开探讨。

最后,本书以数据流通的现状、挑战、应对措施和展望作为总结。

作者简介

作者刘心田,男,1975年生,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工艺专业,曾在2002年首届CCTV青年世纪风采电视大赛中获得铜奖。先后在中石化PPL澳纳斯化工、久泰能源、隆众石化商务网担任工程师、经理等职。2007年任中国化工网资讯总编,是国内外知名的石化化工行业市场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推动数据高效流通,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1章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流通的舞台

1.1 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1.1.1 数字经济的演进历程

1.1.2 世界各地的数字经济

1.1.3 发展数字经济的国际共识

1.2 数字经济的内涵

1.2.1 数字经济的概念

1.2.2 数字经济的要点

1.2.3 数字经济与数据驱动

1.3 数字经济的普及与社会发展

1.3.1 社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

1.3.2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第2章 数字化技术:数据流通的底层支撑

2.1 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2.2 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技术

2.3 数据流通中的专用性数字化技术

2.3.1 数据采集类——数据来自哪里

2.3.2 数据传输类——数据如何流动

2.3.3 数据存储类——数据如何保存

2.3.4 数据分析类——数据如何辅助决策

2.4 数据流通中的融合性数字化技术

2.4.1 物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网络基础

2.4.2 大数据——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操作

2.4.3 云计算——数字化资源在网络上的按需使用

2.4.4 人工智能——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2.4.5 区块链——可追溯的分布式存储

2.5 数字化技术所需的物理载体

2.5.1 大规模数据运行所需的场所:数据中心

2.5.2 大规模数据运行所需的设备:芯片

第3章 数据的价值与实现:数据流通的内在机理

3.1 数据的价值来源

3.1.1 数据的概念

3.1.2 数据的分类

3.1.3 数据价值创造的本质

3.1.4 数据价值来源的理论依据

3.2 数据的价值实现路径

3.2.1 数据价值实现的依托:场景

3.2.2 数据要素价值的增长闭环

3.2.3 从数据迭代升级看数据要素价值

3.3 数据作用于经济增长

3.3.1 数据与创新

3.3.2 数据与资源配置

3.3.3 数据与适应性组织

3.3.4 数据与生产要素融合

第4章 数据流通场景:经济活动

4.1 数据流通与经济循环

4.1.1 数据流通与产品创新

4.1.2 数据流通与库存管理

4.1.3 数据流通与智能制造

4.1.4 数据流通与物流运输

4.1.5 数据流通与市场营销

4.1.6 数据流通与客户维护

4.2 数据流通与商业模式创新

4.2.1 个性化与客制化模式

4.2.2 免费增值模式

4.2.3 订阅模式

4.2.4 数据即服务模式

4.3 数据流通与协作模式创新

4.3.1 数据流通与跨界融合

4.3.2 数据流通与平台经济

4.3.3 数据流通与产业集群

第5章 数据流通场景:社会活动

5.1 数据流通与社会治理

5.1.1 数据流通与电子政务

5.1.2 数据流通与智慧交通

5.2 数据流通与日常生活

5.2.1 数据流通与智慧教育

5.2.2 数据流通与智慧医疗

第6章 数据流通的市场生态体系

6.1 从数据流通到数据交易

6.1.1 数据流通与数据交易的概念

6.1.2 数据交易市场现状

6.2 数据交易的参与者

6.2.1 参与数据交易的经济主体

6.2.2 参与数据交易的主体:技术视角

6.3 数据交易的场所

6.3.1 场内交易

6.3.2 场外交易

第7章 数据流通的市场机制

7.1 数据的产权界定与保护

7.1.1 数据相关权属的概念

7.1.2 数据产权界定的难点

7.1.3 数据产权界定与保护的措施

7.2 数据的估值和定价

7.2.1 数据估值和数据定价的概念

7.2.2 数据的内在属性与价值

7.2.3 数据的使用属性与价值

7.2.4 数据估值模型

7.2.5 数据定价机制

7.2.6 数据定价步骤

第8章 数据流通的现状与展望

8.1 数据要素的现状与展望

8.1.1 数据要素或为传统企业第二曲线带来破局机会

8.1.2 工业大数据产品或成新蓝海

8.1.3 数据资产入表加速或将引发三波浪潮

8.1.4 三层架构支撑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8.1.5 面向数据资产时代企业需循序渐进

8.2 数据要素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8.2.1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目标

8.2.2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三轴三体

8.2.3 数据要素市场的三重驱动力

8.2.4 做市商的引入与数据要素市场激活

第9章 数据流通的挑战与应对

9.1 数据流通面临的问题

9.1.1 数据流通中的安全基础

9.1.2 数据流通中的制度建设

9.1.3 数据流通中的社会责任

9.2 数据流通问题的应对举措

9.2.1 法律法规层面

9.2.2 技术层面

9.2.3 教育培训层面

参考文献

数据流通:基础知识及实践是202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晔。

得书感谢您对《数据流通:基础知识及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第2版) 电子书
本书介绍Access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共分9章: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和表、查询、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窗体、报表、宏、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以及实例开发——图书管理系统。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概念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大量的实例以方便读者上机实践,并配有配套的实验教材。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数据库方面的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教材及自学人员的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2版)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结合Access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具体操作。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表的操作、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应用开发技术、VBA程序设计、数据库安全与管理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12)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主要介绍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篇主要介绍在SQLServer2012环境下,数据库实践的各项实验,分为数据库基础操作实践、数据库开发实践和数据库综合实践三大部分。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SQLServer课程教材,也可作为SQLServer应用参考。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 在线实训版) 电子书
本书共15章,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关系数据库理论、搭建数据库实验环境、数据库及数据表的基本操作、单表查询、多表查询、索引与视图、数据库编程、数据库设计等。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Windows Server SDDC技术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首部讲解微软WindowsServer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中文图书,书中系统、全面地普及了微软WindowsServer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各个模块的概念、技术和架构,书里凝结了作者近几年在使用WindowsServerSDDC的经验和对相关技术的思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包含WindowsServer软件定义的高可用群集、WindowsServerSDS、WindowsServerSDN和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