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直面生死无常,重新构建生命的意义,获得好好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内容简介
当灾难来临,面临生离死别,在哀痛的巨大阴影下,如何振作起来,继续生活?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生命的无常,让每个人在漫长或短暂的人生中都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1969年,生死学泰斗、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其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
作为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不仅传承并实践着哀伤五阶段的理论,还与罗斯博士合著了两本书。多年来,凯斯勒的哀伤治疗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这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正如凯斯勒在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滑向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坚强地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作者简介
作者戴维·凯斯勒(David A.Kessler),医学博士,毕业于美国阿默斯特学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医学院,曾两次担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FDA)局长。
凯斯勒出版的著作有《意图的追问》(A Question of Intent)、《暴食的终结》(The End of Overeating)等作品。其中,《暴食的终结》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按
前言 哀伤的第六个阶段
第一部分 失去的一切都有意义
第1章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童年的阴影
创造生命的意义
我们都能创造生命的意义吗?
第2章 见证哀伤
哀伤的正反两面
未被见证的哀伤
用理智的方法处理哀伤
从最私密到最公开的哀伤表达
集体哀悼
第3章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写下故事,体会生命的意义
死神,你莫骄傲
死亡让生命更有价值
什么是有意义的?
爱依然活着
第4章 接受现实
思想的意义
加强与他人的联结
改变灾难的意义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第5章 做出你的决定
习得性无助
好好生活就是背叛?
破碎的花瓶
第二部分 直面哀痛
第6章 你不是“上帝”
幸存者的罪恶感
扮演上帝的角色
无法挽回败局
第7章 自杀不是一种选择
“如果”模式
自杀的污名
通往自由之路
第8章 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
完成未竟的事业
学会宽恕
负罪感的煎熬
真实的悼词
第9章 丧子之痛
究竟是谁之过?
不同步的哀伤
为人父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试炼
按计划成长
第10章 流产和婴儿早夭之痛
看不见的伤痕
通过工作找到意义
医疗界的进步
第11章 精神疾病与成瘾导致的死亡
与耻辱斗争
生命的意义无处不在
从成瘾中收获生命的意义
第三部分 向死而生
第12章 用爱化解痛苦
接受负面情绪
选择安慰的方式
面对风暴
走进爱的世界
记取美好瞬间
爱的爆发
第13章 管理逝者的遗产
帮助其他人
怀念
我们就是他们的遗产
处理遗物
处理在线遗产
第14章 与逝者建立新的关系
第15章 重建人生
心碎综合征
跳出负面情绪的陷阱
遵循平日的生活规律
重建人生
后记 让余生充满意义
致谢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加] 戴维·凯斯勒。
得书感谢您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