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问题思考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刑法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从协调平衡刑事司法实践中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保护法益机能和保障人权机能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出发,基于结果本位刑法观的立场,选取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不作为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共同犯罪的处罚根据、共同犯罪的本质等二十个典型总论问题,对其中所存在的客观违法与主观责任判断混淆、犯罪认定主观色彩浓厚、定罪过程模糊不清等问题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提出在犯罪认定乃至相关刑罚制度的适用上严密分工,在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上,仅只考虑行为引起的法益侵害结果等客观要素,而将行为时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统统列入主观责任判断的内容等立意深远、非同凡响的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黎宏,1966年8月生,湖北省罗田县人。1984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1988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校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提前毕业,攻读本校刑法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10月赴日本同志社大学留学,1995年获同志社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同志社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到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不作为犯研究》《单位刑事责任论》《日本刑法精义》;主要译作有:《刑事政策学》《刑法总论》《刑法各论》《刑法学基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行为无价值论

一 行为无价值论的由来、发展和现状

二 行为无价值论的缺陷

三 余论

第二章 结果无价值论

一 结果无价值论的由来和现状

二 我国的刑事立法特征和结果无价值论

三 结果无价值论的落实

四 结语

第三章 犯罪构成体系

一 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批判及其评析

二 德日犯罪体系论的问题及其转变

三 我国的犯罪构成论的努力方向

四 结语

第四章 社会危害性

一 主观违法要素的由来

二 对主观违法要素的批判

三 对我国社会危害性论的反思

四 结语

第五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

一 问题意识

二 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诸见解及其缺陷

三 作为义务论的实体及其不足

四 “排他支配设定说”及其展开

五 结语

第六章 刑法因果关系

一 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

二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

三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四 刑法因果关系的意义

第七章 客观处罚条件

一 客观处罚条件论的历史沿革

二 客观处罚条件的争论焦点和现状

三 对我国刑法学中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四 结语

第八章 单位犯罪

一 单位犯罪的定义

二 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

三 单位犯罪中的疑难问题

四 单位犯罪规定之反思

第九章 刑事责任

一 刑事责任的意义

二 刑事责任的本质

三 刑事责任的地位

第十章 犯罪故意

一 “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是“明知”的内容

二 “违法性认识”是否是“明知”的内容

三 “明知”的程度

四 若干思考

第十一章 过失犯

一 过失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二 过失犯的客观方面

三 过失犯的主观方面

四 过失犯认定中的两个特殊问题

五 结语

第十二章 事实认识错误

一 错误论和故意论的关系

二 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三 具体事实错误的处理

四 抽象事实错误的处理

五 结语

第十三章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一 正当防卫主观条件的具体分析

二 相互斗殴和挑拨防卫

三 偶然防卫

四 结语

第十四章 假想防卫过当

一 问题意识

二 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三 假想防卫过当能否减免处罚

四 结语——兼评上述两个案例

第十五章 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

一 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

二 对生命的紧急避险

三 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

四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界限

五 结语

第十六章 被害人承诺

一 被害人承诺的类型和法理基础

二 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和法律效果

三 对有瑕疵的承诺的处理

四 推定承诺

五 结语

第十七章 未遂犯中的危险及其判断

一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二 未遂犯中的危险判断

三 结语

第十八章 共犯的本质

一 共犯本质的学说

二 行为共同说的妥当性

三 过失共同犯罪

四 片面共同犯罪

五 结语

第十九章 共犯的处罚根据

一 共犯处罚根据论概说

二 引起说的内部对立

三 共犯处罚根据论的应用

四 结语

第二十章 死缓限制减刑

一 指导案例的基本内容

二 死缓限制减刑的法律性质

三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条件

四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效力

五 结语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黎宏。

得书感谢您对《刑法总论问题思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