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认识谶纬,走进汉代政治与文学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谶纬”作为一种历史思想,是汉代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谶纬之文献杂乱散逸,谶纬之名实搅扰不清:如何利用今存的谶纬文献展开研究?如何厘清唐以来“谶纬无别”“谶纬有别”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谶纬作为两汉流行的社会政治思潮,又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影响着当朝士人的思想行为?谶纬思潮之演进又与两汉文学创作发展有何种联系?

本书通过扎实严谨的文献梳理,从动态的角度观察谶与纬在历史中的分合纠结之情状,还原谶与纬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演变进程,并尝试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张峰屹,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市中国古代文学学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谶纬佚文的文献形态及其文献价值

第一节 谶纬文献及其辑佚之问题例说

第二节 谶纬佚文的文献价值论略

第二章 历史维度的缺失——自唐迄今谶纬名义研究之述评

第一节 主张“谶纬有别”者的代表意见

第二节 主张“谶纬无别”者的代表意见

第三节 两种主张各自的缺欠

第四节 研究谶纬名义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余论:谶纬之分合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三章 两汉谶、纬分合演变考

第一节 谶验观念始自远古

第二节 西汉时期谶验观念持续存在

第三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纬”字含义的演变

第四节 “谶纬”合称之简略溯源

第五节 以谶“纬”经现象肇始于西汉初,至东汉初大盛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两汉谶纬思潮发展及其对士人的影响

第一节 批判:汉初至哀帝时期的谶纬与士人

第二节 依违:王莽、刘秀时期的谶纬与士人

第三节 颂美:明帝、章帝至汉末的谶纬与士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谶纬思潮与两汉辞赋创作

第一节 汉初至哀帝时期谶纬思潮与辞赋创作

第二节 平莽至刘秀时期谶纬思潮与辞赋创作

第三节 明帝至汉末时期谶纬思潮与辞赋创作

第六章 谶纬思潮与两汉诗歌创作

第一节 谶纬思潮与西汉诗歌创作

第二节 谶纬思潮与东汉诗歌创作

第三节 谶纬思潮与两汉民歌创作

第七章 谶纬佚文中的文艺观念

第一节 从天文到人文:谶纬的文艺发生论

第二节 天人感应、比类象喻:谶纬的文艺思维方式

第三节 灾祥治乱,以文为教:谶纬的文艺功用论

第四节 谶纬的性情论、地域论及其他

附录

谶纬的性征及其起源时代

经谶牵合,以谶释经:东汉经学之思想特征概说

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的辑佚问题——以《孝经纬》为例

谶纬研究的两个基础性问题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是2021年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峰屹。

得书感谢您对《谶纬思潮与汉代文学思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孩子与世界 电子书
本书是写给孩子看的散文集,本书中的文章,有写孩子喜欢看的安徒生的文章,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艺术加工的,比如《丑小鸭复仇版》《皇帝的新装与旅游业》;有描写孩子生活习惯的,如《练习爬行》《跟谁学谁》,讲述了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有描写孩子教育问题的,如《用汉语治病》强调了汉语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念书人》强调了学习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语文组》描写了学习语文方法的重要性等。本书通篇的
批评与洞见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书主题内容,研究美国文学批评,由六篇论文组成,前两篇回顾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批评的历程,后四篇则从亚裔视角分析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英语学科为何、如何顺应文学研究的需要进行转型。
焦虑与认同 电子书
本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叙事学的相关批评理论与方法,对石黑一雄迄今为止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进行研读,分析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的身份焦虑以及不同模式的身份认同,探究其小说中的身份问题,以此观照石黑一雄本人的身份观,为国内外学者深刻理解石黑一雄本人及其小说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意义提供参考。
知识与教养之间 电子书
一部探讨道德教化问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