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三版)(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

财政学(第三版)(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财政学(第3版),揭示财政理论及实践。

内容简介

《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财政学(第3版)》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财政学理论基础,揭示财政存在的理论依据及财政行为方式。主要介绍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公共产品、财政职能、财政决策。第二部分是公共支出,揭示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规模及结构。主要介绍公共支出的分类、原则,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第三部分是公共收入,揭示财政获取资源的方式及制度安排。主要介绍公共收入的分类、规模及结构,税收原理与制度,非税收入、国债原理与制度。第四部分是财政管理,主要介绍公共预算原理与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原理与制度及财政政策原理与实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 绪论

1.1 财政学是什么

1.1.1 不可忽视的公共部门

1.1.2 财政学是什么

1.1.3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1.2 财政学的视角与分析方法

1.2.1 财政学的思维方式

1.2.2 财政学的分析方法

1.3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

1.3.1 中国古代的财政及理财思想

1.3.2 国外的财政及财政思想发展

1.4 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和方法

1.4.1 学习财政学的目的

1.4.2 财政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2.1 市场失灵

2.1.1 纯交换经济的概要回顾

2.1.2 市场失灵的内涵

2.1.3 公共品的市场失灵

2.1.4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2.1.6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2.1.7 社会公平的市场失灵

2.1.8 经济稳定的市场失灵

2.2 公共财政的内涵

2.2.1 公共财政内涵的基本界定

2.2.2 公共财政内涵的基本认识

2.3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2.3.1 公共性

2.3.2 透明性

2.3.3 完整性

2.3.4 法治性

参考文献

3 公共财政的职能

3.1 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界定

3.2 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3.2.1 公共品的供给

3.2.2 公共品的私人供给

3.2.3 公共品的私人生产

3.2.4 外部性的治理

3.2.5 垄断的治理

3.3 公共财政的分配职能

3.3.1 税收

3.3.2 补贴

3.3.3 社会保障

3.4 公共财政的稳定职能

3.4.1 公共财政的稳定职能

3.4.2 理性预期对稳定政策的质疑

3.5 公共财政的发展职能

3.6 公共财政职能的决定机制

3.6.1 从个人选择到公共选择

3.6.2 有机论与机械论

3.6.3 公共选择的基本假设

3.6.4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投票与投票悖论

3.6.5 投票的政治经济学

3.6.6 政府失灵

参考文献

4 公共支出的理论分析

4.1 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4.1.1 公共支出的定义、内涵与作用

4.1.2 公共支出的原则

4.1.3 公共支出范围的理论界定

4.2 公共支出的分类

4.2.1 按经济性质分类

4.2.2 按政府职能分类

4.2.3 按政府层次分类

4.2.4 其他分类方式

4.3 公共支出规模

4.3.1 公共支出规模的测量指标

4.3.2 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4.3.3 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4.4 公共支出效益

4.4.1 公共支出效益的含义

4.4.2 成本—效益分析法

4.4.3 最低费用选择法

4.4.4 公共服务收费法

4.4.5 公共定价法

参考文献

5 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

5.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1.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定义

5.1.2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意义和本质

5.1.3 中国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5.2 国防支出

5.2.1 国防支出的意义

5.2.2 国防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

5.2.3 中国国防支出的规模

5.2.4 国防支出的结构

5.3 教育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

5.3.1 教育支出

5.3.2 科学技术支出

5.4 医疗卫生支出

5.4.1 医疗卫生与医疗卫生支出

5.4.2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概况

5.4.3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概况

5.4.4 关于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的政策建议

5.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5.1 社会保障

5.5.2 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6 财政补贴

5.6.1 财政补贴的含义

5.6.2 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5.6.3 财政补贴的分类

5.6.4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5.6.5 中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6 公共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6.1 公共收入分类

6.1.1 按收入形式分类

6.1.2 按收入来源分类

6.1.3 按预算管理标准分类

6.1.4 按管理权限分类

6.2 公共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

6.2.1 公共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6.2.2 中国公共收入规模的变化

6.2.3 公共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

6.3 中国非税收入构成分析

6.3.1 政府收费

6.3.2 政府性基金收入

6.3.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参考文献

7 税收原理

7.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7.1.1 税收的概念

7.1.2 税收的特征

7.2 税收的分类

7.2.1 直接税与间接税

7.2.2 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7.2.3 从量税与从价税

7.2.4 中央税和地方税

7.2.5 价内税和价外税

7.2.6 税收的其他分类方法

7.3 税收原则

7.3.1 税收中性与税收额外负担

7.3.2 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演变

7.3.3 当代税收原则

7.4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7.4.1 税收负担分析

7.4.2 税负转嫁的含义与方式

7.4.3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规律

参考文献

8 税收制度

8.1 税收制度概述

8.1.1 税制要素

8.1.2 税收制度的结构

8.1.3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

8.2 商品课税

8.2.1 增值税

8.2.2 消费税

8.2.3 营业税

8.3 所得课税

8.3.1 个人所得税

8.3.2 企业所得税

8.4 财产、行为与资源课税

8.4.1 房产税

8.4.2 印花税

8.4.3 契税

8.4.4 资源税

8.5 特定目的课税

8.5.1 土地增值税

8.5.2 城市维护建设税

参考文献

9 公债

9.1 公债概述

9.1.1 公债的定义和特征

9.1.2 公债的性质

9.1.3 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9.1.4 公债的功能

9.1.6 公债的种类与结构

9.2 公债制度

9.2.1 公债的发行价格

9.2.2 公债的利息率

9.2.3 公债的发行

9.2.4 公债的偿还

9.2.5 公债市场

9.2.6 公债政策

9.3 国外公债

9.3.1 国外公债的功能

9.3.2 国外公债的种类与结构

9.3.3 国外公债的负担与限度

9.3.4 国外公债管理

参考文献

10 公共预算

10.1 公共预算的属性

10.1.1 什么是公共预算

10.1.2 公共预算的目标

10.1.3 公共预算的特征

10.1.4 公共预算的组成体系

10.1.5 公共预算的权力配置

10.2 公共预算程序

10.2.1 什么是公共预算程序

10.2.2 公共预算决定的一般规则

10.2.3 中国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

10.2.4 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编制程序

10.2.5 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参与

10.2.6 公共预算的审批

10.2.7 公共预算执行和监督

10.3 绩效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

10.3.1 绩效预算概述

10.3.2 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10.4 公共预算报告

10.4.1 公共预算报告的组成

10.4.2 公共预算报告的解读

参考文献

11 公共财政体制

11.1 多级财政存在的必然性

11.1.1 什么是公共财政体制

11.1.2 多级财政存在的必然性

11.2 公共财政职能在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划分

11.2.1 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的理论

11.2.2 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

11.3 财政体制的类型与原则

11.3.1 财政体制的类型

11.3.2 财政体制的原则

11.4 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11.4.1 分级财政体制的内涵及一般原则

11.4.2 分级财政体制框架安排的一般模式

11.5 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

11.5.1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划分

11.5.2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11.5.3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11.5.4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关系

参考文献

12 公共财政政策

12.1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12.1.1 财政政策主体

12.1.2 财政政策目标

12.1.3 财政政策工具

12.2 财政政策的类型

12.2.1 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区分

12.2.2 根据财政政策是否给予了实际利益分类

12.2.3 根据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分类

12.2.4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宏观经济方面的作用性质分类

12.2.5 根据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财政职能分类

12.2.6 按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时间的长短分类

12.2.7 根据财政政策运用的工具分类

12.2.8 根据财政政策对供求调节着力点的不同分类

12.3 财政政策的功能、乘数和时滞

12.3.1 财政政策的功能

12.3.2 财政政策的乘数

12.3.3 财政政策的时滞

12.4 财政政策思想演变

12.4.1 古典学派“廉价政府”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2 新古典学派“福利经济学”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3 凯恩斯主义学派“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4 供给学派“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5 货币主义学派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6 理性预期学派的财政政策思想

12.4.7 公共选择学派财政政策思想

12.5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的实践

12.5.1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

12.5.2 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下半年至2003年)

12.5.3 稳健财政政策(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

12.5.4 积极财政政策重启(2008年下半年至2012年)

参考文献

财政学(第三版)(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是2013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余英。

得书感谢您对《财政学(第三版)(21世纪财税理论与实务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一书全面讲解了财务分析的基础知识,强调了与财务分析密切相关的公司治理和公司战略的重要性。书中就如何利用财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会计分析、财务能力分析,对企业的经营过程、经营成果及盈利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评估,进而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准确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经营能力,财务分析人员在单项财务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把相关财务指标基于其内在联系进行综合
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了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反映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最新实践以及准则动态。全书共七章,前两章为资产评估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后五章为资产评估应用,涉及机器设备、不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财务报告目的等典型的资产评估业务领域。本书提供电子课件、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教学日历、补充案例等资料。用书老师可通过编辑QQ(602983359)、微信号(ymy1983711)或人邮教育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阐述了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证券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证券投资的基本策略和技巧、证券市场的风险与监管等。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反映现代内部审计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和新变化,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搭建知识脉络,图文并茂、表述准确、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能较好的满足内部审计读者学习的需要,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审计、会计等线管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咨询专家等从业者的参考书目。
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 电子书
本教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金融工程投资与风险管理实践为基础,重点研究金融衍生工具设计、定价及风险管理应用问题。全书共17章,每一章包括本章提要、学习目标、案例导读、思政建设、本章小结以及练习题及答案。全书提供17次课程讲授的教案方案设计,特别是将课程思政建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最后本书提供6套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工程在现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