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分析马克思正义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突出真正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或权利正义,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实质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明确立场,为透视和解决当代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研究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有助于澄清当代自由主义者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误识,从而作出积极回应;有助于在与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比较视域中彰显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革命性与超越性,确定马克思正义理论在政治哲学史中的位置;

有助于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发展史出发,在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揭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思想境遇和基本特质;有助于从现实关怀的角度探讨马克思正义理论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陈飞,1983年生,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孙利天教授。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期刊45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审视对象和问题意识

第一节 审视的理论对象:自由主义的正义

第二节 面临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遭到了剥削

第三节 思考的主旨: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二章 通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有限接受

第二节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出离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奠基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重要特质

第一节 生产正义是正义的根本性质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辩证结构

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变迁与正义的历史性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非正义的多维批判

第一节 从经济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第二节 从权利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第三节 从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第四节 从精神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第五章 立足于“人类社会”的超越性正义

第一节 马克思超越性正义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二节 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原则

第三节 按需分配: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正义原则

第六章 马克思与正义:从西方学者的观点看

第一节 马克思与正义:从罗尔斯的观点看

第二节 马克思与剥削: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附录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体系的当代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飞。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制度理念的凸显、制度的内涵与构成、制度起源的实践基础、社会发展的制度维度、人的发展的制度条件等。
戴维森意义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思想立足点、形式表征基础和经验解释基础简要分析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从形式表征、经验解释和前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从基本原则、理论特色、重要影响等视角对该理论做出了尝试性的整体评说。本书对戴维森大量论文中的相关哲学思想加以梳理和整合,以合理的结构展示其严谨的逻辑关系,对戴维森真理论、实在论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对弗雷格、塔尔斯基、蒯因、达米特等人的相关思想进行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掌握康德关于因果性的主要文献和国内外基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因果性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关于康德因果性理论划分为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和目的因果性三个层面,尤其是关于目的因果性的划分,有其独到的见解。本书资料翔实、论说充分、结构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个日益分化和显现个性差异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寻求沟通、理解、认同和共识的时代。不同利益主体能否达成共识,不同价值取向如何达成共识,如何在利益与价值的通约中,承认差异、寻找共识,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难题,也是古往今来智者追寻“多样性统一”的哲学问题。这不仅涉及“差异性共识”的本体性存在、方法论转换、共识困境与实现途径,也必然涉及利益多元和价值冲突的意识形态问题。本书即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