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

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得到独家首发】一场见闻广博、有历史纵深的草原人文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草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悠久的文明通道。草原丝路由贯穿欧亚大陆北部的大草原连接而成,东起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西端则是注入黑海的第聂伯河下游地区。这片广阔的大草原,孕育了欧亚大陆历史上独特的文明风景。

本书主要依托于作者四十多年的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之成果,行程上万公里,涉及草原丝路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掌故。从内蒙古到宁夏,从贝加尔湖到阿尔泰山,从哈萨克草原到黑海-里海草原……

作者有感于草原丝路上多样的风土人情与地理风貌,用镜头记录下数十年间的时代变迁,以深厚的笔力观照古今,爬梳不同文明间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串联起一张广阔浩瀚、流动不居的草原文明地图。

作者简介

作者张信刚,世界著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曾在美国、加拿大著名大学任教二十余年。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1994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学院院长,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2007年退休。之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及土耳其海峡大学讲授人文通识课程,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十二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篇

1 草原丝路解析

2 陆上丝路的历史线索 人口迁徙

3 草原丝路上的族群和语言

叙事篇 从大兴安岭到第聂伯河

内蒙古与宁夏段

4 呼伦贝尔草原的召唤 草原丝路最东端

5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俄自然分界线上的跨界民族

6 从室韦到满洲里 国际口岸的异国情调

7 赤峰的两堂课 红山文化与辽上京

8 呼和浩特今昔 自归绥演变而来

9 包头与鄂尔多斯 走西口到康巴什新区

10 不教胡马度阴山 谁才是胡人?

11 缘何“踏破贺兰山缺”? 《满江红》之谜

12 银川之行 被低估的西夏王朝

蒙古高原、贝加尔湖与阿尔泰山脉段

13 且说蒙古高原 12世纪以后成为蒙古人的故乡

14 在乌兰巴托看成吉思汗 征服者的军事政治天才

15 枢纽城市乌兰乌德 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风情

16 伊尔库茨克掠影 西伯利亚的巴黎

17 转世而来的图瓦共和国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8 图瓦首府克孜勒见闻 亚洲的地理中心

准噶尔盆地段

19 进入准噶尔盆地 从月氏人王庭到故土新归

20 乌鲁木齐及周围 西汉以降的历史沿革

21 伊犁春秋 西域政权交替的舞台

22 阿勒泰与塔城 四国边境的风景与风云

23 霍城与察布查尔 锡伯营来此开垦戍边

24 霍尔果斯口岸 世界岛的心脏地带?

天山与哈萨克草原段

25 昔日都城阿拉木图 古老土地上的新城市

26 吉尔吉斯斯坦透视 饱经动乱的美丽国度

27 塔拉兹的战争、和平与爱情 从怛逻斯之役说起

28 新都阿斯塔纳 迁都草原的政治豪赌

乌拉尔河、伏尔加河、黑海—里海草原段

29 分界线以南的乌法 欧亚两洲的结合

30 喀山二度游 大锅城也有个克里姆林

31 始于莫斯科的伏尔加河之旅 一口被流放的钟

32 一直游到伏尔加格勒 地下司令部、太空舱与战役废墟

33 搭火车去阿斯特拉罕 南部边疆的历史重镇

34 自驾埃利斯塔 卡尔梅克人的坚韧

35 黑海—里海草原 各方势力在此角逐

综论篇

36 引弓之民的连续性

37 草原文明与草原帝国

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是2024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张信刚。

得书感谢您对《大丝路行纪:漫游草原丝绸之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五行八作 电子书
朱铁军编著的《五行八作》汇集了李治廷、刘剑波、石钟山、彤子、央歌儿五人的行业小说作品,包括《枪手》《我的文牍生涯》《追逃》《大建商》《高屋建瓴》《玫瑰在上》。此书所选用作品均为2006-2016年间《特区文学》杂志正式发表、又被当月国内选刊转载,或在当年获奖的作品,其中30%以上的作品为被多家选刊同时转载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特别的文学主张以及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彰显了生活的多面性。
十年行走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越努力,越幸运》《60年:你和我的钻石爱情》《我爱的人恰好是女生而已》《摇滚十年》《从头发现》《让观众看到他们想看的片子》等新闻特写。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电子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