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概括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法律体系、运行模式和实施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特征,提出了分阶段、多主体、逐步推进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路径。

内容简介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其权益保护出现了真空地带。本书回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以苏州、深圳两市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揭示了农民工社会经济的“弱势性”和社会保障需求的差异性特征,剖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面临的两难困境。

作者简介

作者樊晓燕,法学博士。1993年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习。2010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农民工和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先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2009年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界定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得路径

三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农民工

二 社会保障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价值取向的归纳与应用

一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 不同社会保障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剖析

一 对不同行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研究

二 对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研究

三 对不同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研究

四 对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实践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归属

二 农民工社会保障项目的优先序

三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梳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 公平正义的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理论基础

二 现实批判和未来设想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坚持与超越

一 基本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

二 主要内容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解析

第一节 缘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 平均主义的国家保险模式

二 效率优先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三 公平正义与人道主义理念的确立

第二节 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

二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运行模式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实施情况

第三节 证据:基于苏州、深圳调查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社会经济特征:总体弱势与社会保障制度缺位

三 社会保障特征:单一的制度与多样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困境: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难选择

一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约束条件分析

二 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困难

第五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障碍

第一节 制度理念不清晰

第二节 制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制度实施不到位

第四节 地方政府自利倾向严重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

二 城乡分割与地方分权的交错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附属功能

第六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依据

一 现实依据

二 国际经验

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 社会公平是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

二 公平应成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理念的含义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构成

第七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分担

一 政府的责任

二 企业的责任

三 个人的责任

四 社会的责任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策略

第四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措施

一 完善法律体系

二 协调城乡发展

三 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四 加强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

五 加强工会等农民工维权组织的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主要观点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彻底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

二 农民工社会保制度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三 我国已经具备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条件

四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必须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以及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第二节 本书主要创新之处

一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在分析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拓展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三 提出了分层次、有差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和分阶段、多主体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 继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 定量描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供给过程中各主体承担的责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破解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樊晓燕。

得书感谢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破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农村养老资源的构建与发展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分析。
农民工农地流转与城镇化 电子书
本书概括性地总结了世界各国农地流转与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从总体上对我国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做了阐述。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六个地方为例,对农民工流出源头的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情况,以及农民工流入地的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做了研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与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相关的主要问题,如农民工承包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农民工在城
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就业质量与城镇化、农民工就业质量评测体系、农民工就业质量考察、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途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电子书
本书基本掌握了我国农民工的历史、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摸清了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原则思路和政策建议。
劳动迁移与农民工回流动态决策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家庭劳动力最优配置决策与家庭资金最优配置决策为核心,探讨农民工迁移与回流的动态决策及其影响效应,重点对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决定、农民工收入与城市消费行为、汇款与农民工回流、农民工家乡住房投资行为、迁移与农户发展、回流职业选择与创业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构建农民工城乡迁移政策的联动机制,为统筹农村劳动力城乡配置和劳务输出地与劳务输入地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