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上下)(方立天文集第九卷)

中国古代哲学(上下)(方立天文集第九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天道和人道等重大问题的思想,并对每一哲学问题的本末源流、发展演变,作了详细论述。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上)》着重论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从哲学角度探讨天道和人道诸重大问题的思想,也就是从人的生命、人的属性和人的价值,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几个基本方面出发,去追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时空观、常变观、矛盾观、形神观、人性论、人生理想观、历史观等问题。对于每一哲学问题的本末源流、发展演变,作了详细明晰的论述。

《中国古代哲学(下)》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

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作者简介

作者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

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中国古代哲学(上)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宇宙生成论

第二节 两汉三国时代宇宙生成论

第三节 隋—清时代宇宙生成论

结语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本体论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本体论

第二节 汉魏晋时代本体论

第三节 隋唐时代本体论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代本体论

结语

第三章 中国古代时空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时空观

第二节 汉唐时代时空观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时空观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古代常变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常变观

第二节 汉唐时代常变观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常变观

结语

第五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矛盾观

第二节 汉唐时代矛盾观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矛盾观

结语

第六章 中国古代形神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形神观

第二节 两汉时代形神观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形神观

第四节 隋—清时代形神观

结语

第七章 中国古代人性论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人性论

第二节 两汉时代人性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人性论

第四节 隋唐时代人性论

第五节 两宋时代人性论

第六节 明清时代人性论

结语

第八章 中国古代人生理想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人生理想观

第二节 汉唐时代人生理想观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人生理想观

结语

第九章 中国古代历史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历史观

第二节 两汉时代历史观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代历史观

第四节 五代—明清时代历史观

结语

中国古代哲学(下)

第十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名实观

第二节 汉—南北朝时代名实观

第三节 唐—清时代名实观

结语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知行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知行观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知行观

第三节 隋唐时代知行观

第四节 两宋时代知行观

第五节 明清时代知行观

结语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真理观

引言

第一节 先秦时代真理观

第二节 汉唐时代真理观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代真理观

结语

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

探究天人关系

重视人伦和谐

主张辩证思维

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论中国前期专制社会中官方哲学的演变

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

王充的战斗精神——读《论衡》

《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

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格局

第二节 玄学思潮

第三节 佛教哲学

第四节 道教哲学

第五节 无神论学说

第六节 小结

隋唐时代的哲学

第一节 隋唐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格局

第二节 佛教哲学

第三节 韩愈、李翱的复兴儒学及其心性学说

第四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关系学说

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

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

中国古代对立统一思想简论

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

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

佛教和玄学合流,神灭论和神不灭论的斗争

隋唐佛教宗派对哲学的影响

宋元明清佛教的衰落与反佛教的斗争

近代佛教对思想界的作用

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

评唯心主义在认识史上的作用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

儒家人生哲学简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

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

关于中国古代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交渗互涵关系

关于中国古代形神论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与欲

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

桓谭评传

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

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上下)(方立天文集第九卷)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方立天。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哲学(上下)(方立天文集第九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历史与现状(上下册) 电子书
本书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天童禅寺史话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天童禅寺悠久的历史和禅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