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生必读的中国美学史系列。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美学通史汉代卷的内容。本卷以汉代历史为背景,对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做了细致的论述。
汉代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奠基的时代,汉代的美学发展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美学体系。同时,汉代美学与儒学紧密联系,审美与教化融为一体,这也是中国美学的典型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任鹏,1981年生于安徽, 200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2011年3月-至今,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艺术学教研室。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节 秦汉美学分期的说明
第二节 秦汉美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秦汉时期的关联思维模式
二、文献的拓展与再理解
三、写作基本模式的局限及其克服
第三节 秦汉美学史的整体理解
一、阴阳五行思想与关联性思维
二、气化的情感世界
三、音乐与诗歌理论
四、文学与工艺的纯粹审美化
五、情感与个体意识的自觉
第一章 大一统意识的萌生:《韩非子》与《吕氏春秋》
第一节 战国末期的思想背景:邹衍与荀子
第二节 《韩非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 《吕氏春秋》及月令模式
一、月令模式
二、“贵生”思想
三、音乐理论
第二章 身体的审美场域
第一节 先秦儒道的身体观
第二节 身体的二重性构造
第三节 表里相应的有机模式
第四节 枚乘《七发》的审美策略
第三章 秦汉易学中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序秩理数:感应比类的结构
第二节 “文”与“离”卦
“文明之道”
“离镂之美”
第三节 俯仰往复的时空观
第四章 《礼记·乐记》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情感与音乐的本源
第二节 “心”与音乐的抒情性
第三节 音乐与文明世界
第四节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第五章 汉代《诗经》学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关雎》的阐释
第二节 《毛诗序》的美学思想
“诗言志”
从“声”到“言”的转换
诗之“六义”
第六章 苞括宇宙:西汉中前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淮南子》与其美学内涵
阴阳关联的世界
关于感性的论述——身体、情感与形神
第二节 从董仲舒到《史记》:理想与“不遇”
性情与教化
发愤抒情:“士不遇”的心灵模式
第三节 汉大赋的政治美学
巡游与四方结构
“繁类以成艳”:铺陈的自然
第七章 儒家美学的确立:从扬雄到王充
第一节 扬雄的美学思想
文与质的思想
经典与“法度”
第二节 审美历史的建构 ——关于楚辞与汉赋的论说
文学史的建构
楚辞与汉赋的评价
第三节 人物观的形成及其儒家化
第四节 王充的美学思想
气性论与身体观
“文”与“实诚”
第八章 因文见道:东汉中后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文字的哲学认知
第二节 “文字”的视觉形式:书法及其理论
第三节 文丽以则:形式化的美感
第四节 曹丕与《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
“文气”与不朽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是2014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任鹏。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