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生必读的中国美学史系列。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美学通史汉代卷的内容。本卷以汉代历史为背景,对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做了细致的论述。

汉代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奠基的时代,汉代的美学发展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美学体系。同时,汉代美学与儒学紧密联系,审美与教化融为一体,这也是中国美学的典型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任鹏,1981年生于安徽, 200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2011年3月-至今,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艺术学教研室。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节 秦汉美学分期的说明

第二节 秦汉美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秦汉时期的关联思维模式

二、文献的拓展与再理解

三、写作基本模式的局限及其克服

第三节 秦汉美学史的整体理解

一、阴阳五行思想与关联性思维

二、气化的情感世界

三、音乐与诗歌理论

四、文学与工艺的纯粹审美化

五、情感与个体意识的自觉

第一章 大一统意识的萌生:《韩非子》与《吕氏春秋》

第一节 战国末期的思想背景:邹衍与荀子

第二节 《韩非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 《吕氏春秋》及月令模式

一、月令模式

二、“贵生”思想

三、音乐理论

第二章 身体的审美场域

第一节 先秦儒道的身体观

第二节 身体的二重性构造

第三节 表里相应的有机模式

第四节 枚乘《七发》的审美策略

第三章 秦汉易学中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序秩理数:感应比类的结构

第二节 “文”与“离”卦

“文明之道”

“离镂之美”

第三节 俯仰往复的时空观

第四章 《礼记·乐记》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情感与音乐的本源

第二节 “心”与音乐的抒情性

第三节 音乐与文明世界

第四节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第五章 汉代《诗经》学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关雎》的阐释

第二节 《毛诗序》的美学思想

“诗言志”

从“声”到“言”的转换

诗之“六义”

第六章 苞括宇宙:西汉中前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淮南子》与其美学内涵

阴阳关联的世界

关于感性的论述——身体、情感与形神

第二节 从董仲舒到《史记》:理想与“不遇”

性情与教化

发愤抒情:“士不遇”的心灵模式

第三节 汉大赋的政治美学

巡游与四方结构

“繁类以成艳”:铺陈的自然

第七章 儒家美学的确立:从扬雄到王充

第一节 扬雄的美学思想

文与质的思想

经典与“法度”

第二节 审美历史的建构 ——关于楚辞与汉赋的论说

文学史的建构

楚辞与汉赋的评价

第三节 人物观的形成及其儒家化

第四节 王充的美学思想

气性论与身体观

“文”与“实诚”

第八章 因文见道:东汉中后期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文字的哲学认知

第二节 “文字”的视觉形式:书法及其理论

第三节 文丽以则:形式化的美感

第四节 曹丕与《典论·论文》

“文人相轻”

“文气”与不朽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是2014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任鹏。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非洲研究(第13卷) 电子书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册是第13卷。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海南历史文化(第6卷) 电子书
《海南历史文化》第六卷聚焦海南教育名家唐胄,从思想与实践、诗文研究、生平家世、影像志录四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唐胄的思想与成就,在思想与实践方面,重点论述了唐胄礼制思想、儒学思想、外交观念与海洋意识;在诗文研究方面,谈到了唐胄诗歌的满纸高风、别样情怀、对“仁”思想的诠释等;在生平世家方面,对唐胄的生平事迹、文献年谱等进行了考察;在影像志录方面,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描绘了唐胄的一生。
海南历史文化(第7卷) 电子书
《海南历史文化》第七卷论述了汉末三国至隋末唐初海南的政治演进过程及内在的本质,明代名臣王弘诲的非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及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海南历史名人海瑞、丘濬、唐胄、冼夫人、何履光、梁云龙、潘存、宋子文等人进行了研究,丰富了这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研究了苏东坡在海南儋州时所作的“和陶诗”及这些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苏东坡生活在海南的情状,讲述了白玉蟾的文学与道;对丁谓、苏轼、潘存、彭光钦的生平
新史学(第12卷):量化史学专辑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2卷,以“量化史学”为主题,内容涉及量化历史研究新趋势、先秦时期国家形成与官僚化、晚清国家能力衰退与灾害赈济体系转型、清代命盗重案的特征、清人年寿问题、1910年四川城镇人口问题、首届“中研院”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院士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比、“朱子授礼”问题及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