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作者简介

作者汤一介,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道教的产生是适应了东汉末期中国本民族 (主要是汉族)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们的心理的需要

二、道教发展成一种完整意义的有重大影响的宗教的过程 表明了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道教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有着它显明的特点, 其特点只能在和其他宗教对比中加以揭示

第二章 《太平经》——道教产生的思想准备

一、《太平经》的成书问题

二、论《太平经》中的“气”与“道”

三、关于《太平经》若干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道教的产生

第四章 《老子想尔注》与《老子河上公注》

一、《老子想尔注》

二、《老子河上公注》

第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对道教的限制

第六章 道教在东晋南北朝的发展

一、整顿和建立道教的教会组织

二、为道教建立和完善其宗教教义的理论体系

三、编纂道教经典

四、制定和完善教规教仪

五、编造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七章 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葛洪

一、生平与著作

二、为道教建立理论体系

三、《抱朴子内篇》、《外篇》所反映道教“治身” 与“治国”并重的特点

四、在医药学和化学上的贡献

第八章 为道教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规教仪的 思想家寇谦之

一、生平与著作考证

二、对道教的改革

三、为道教建立教规教仪

第九章 为道教首创经典目录的思想家陆修静

一、对道教的经典进行分类、整理, 编出《三洞经书目录》

二、为整顿道教组织建立教规教仪

三、提出建立独立的道教组织形式

第十章 为道教创立神仙谱系 和传授历史的思想家陶弘景

一、生平与著作

二、对早期道教神仙学说的总结和改造

三、为道教建立神仙谱系和传授历史

第十一章为道教创立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成玄英

一、成玄英的生平与著作

二、魏晋玄学是先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三、重玄学的产生和完成

附录一 敦煌本太平经残卷(斯·四二二六)

附录二 论早期道教的发展

附录三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

附录四 《道德经》导读

一、老子和《道德经》

二、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道”

三、我们应如何了解《道德经》的“德”

四、《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

五、《道德经》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附录五 要重视《道德经》注疏的研究

附录六 自我和无我

增订本后记

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汤一介。

得书感谢您对《早期道教史(增订本)(汤一介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酒泉日报20年文集.消息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酒泉日报》创刊20余年来所刊发的部分优秀的人文地理学文章,内容包括:“四神文化与酒泉四神造型”、“东汉石牛显风采”、“石中珍品酒泉玉”、“清代的酒泉民俗文化”等。
孔子在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从两个侧面对日本历史上的孔子形象进行研究。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第二版) 电子书
本习题集总题量超过了1000道题,题目难易结合,分布合理,既有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和掌握方面的题目,又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方面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题型方面,本习题集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应用分析题等。
办公室工作艺术--办公室工作研究征文成果集 电子书
本书是办公室征文活动的成果,收录有60多篇基层优秀办公室工作论文。借编著此书之机,为从事和关心办公室工作的同仁搭建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办公室人得惠于此;二是促进研究与实践的转化,通过此书,对各个地域、单位的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吸收新创造和新思路,委下一步制定工作措施提供重要参考,完成从"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到"生成办公室工作智慧"的转变。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