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

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围绕如何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社区戒毒康复模式展开。

内容简介

面对海洛因戒毒人群的高复吸率和新型毒品戒毒人群的不断涌现,需要认真反思中国戒毒理念了,以往针对戒毒人员的急性治疗理念已经不能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康复。因此,要以“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视野,以康复理念为指向,将长期康复的触角延伸到戒毒个体、家庭和社区,通过增强戒毒个体周围的力量来增加戒毒人员的康复资本才是中国未来戒毒理念的不二选择。如何在康复理念下重构戒毒新模式?本书构建了社区戒毒模式、初级康复模式和高级康复模式三个子模式,将基于“生理—心理—社会”治疗理念的社区戒毒模式与基于“社会关系重建”的康复理念的初级社区康复模式、高级社区康复模式有机衔接,建构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现实模式。

作者简介

作者韩丹,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师,2013 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2012年入选省委组织部“333”第三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社会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教学,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国际核心期刊SSCI论文1篇,国内CSSCI论文15篇,北大核心论文15篇,专著3部,合著1部(获第十二届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述评

1.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

2.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

1.研究目标

2.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1.资料获取:社区

2.跟踪个案的一年生活与戒毒历程

3.研究方式

(四)主要内容与主要观点

1.主要内容

2.主要观点

(五)研究意义

(六)概念解释

一 问题提出

(一)传统毒品滥用人群回归社会现状

1.社区药物维持治疗

2.社区戒毒现状

(二)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回归社会现状

1.合成毒品吸食人群概览

2.公共娱乐空间:体验合成毒品的场域

3.戒毒与回归社会现状

(三)断裂:传统毒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困境解释

1.健康与人力资本问题导致正常社会关系的断裂

2.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3.生活方式定性化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4.社会支持的缺乏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

(四)亚文化:合成毒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困境解释

1.合成毒品亚文化认同:正常社会关系的解体

2.亚文化认同背后的风险与快乐博弈

二 社会学视角:“社会关系重建”

(一)国外理念

(二)国外理念在中国的困境及本土化问题

(三)本研究视角:“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理念

1.“社会关系重建”的社会学理念

2.以“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理念为补充

三 模式建构: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的总体设想

(一)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总体设计

(二)长三角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组成部分

1.社区戒毒模式

2.初级社区康复模式

3.高级社区康复模式

4.组织架构与支持系统

(三)社区戒毒模式、初级社区康复模式、高级社区康复模式的关系

四 长效机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

(一)社区戒毒模式

1.生理脱毒机制

2.心理治疗机制

3.社会适应机制

(二)初级社区康复模式

1.反歧视机制

2.康复支持服务机制

3.生活来源保障机制

(三)高级社区康复模式

1.康复社区与康复文化构建机制

(四)多元社区支持系统

1.组织架构(政府和街道)

2.社区平台

3.专业化的禁毒社会工作队伍

4.其他支持机构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阶段效果及其局限

1.对社区戒毒模式戒毒效果的初步评估

2.对社区康复模式的康复效果的评估

3.社区戒毒康复模式的现实局限

(二)结论

(三)展望

附录 访谈汇总(跟踪个案、家属及社工)

参考文献

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丹。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工作助力社会治理:基于北京等地的调查 电子书
基于对北京等地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数据,重点探讨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得失。
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科技创新研究 电子书
本书简述了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系统中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描绘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价和我国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及政策演变,对科技创新视域下的创客文化塑造进行了解析,并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了简要介绍。
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为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本书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以及汉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基于教育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判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