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为我国轨道交通更好的发展提出优化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理论基础,包括PPP的发展与相关政策背景、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平衡机制下的广义补贴框架;第二篇,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计量与设计,内容涉及GDP视角下轨道交通公益性计量、受益主体视角下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计量、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增值的影响、基于财政补贴和税费的平衡方案、基于开发的平衡方案、基于价格机制的平衡方案;第三篇,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保障与实施,包括轨道交通PPP制度环境优化、平衡机制的外部补贴实践、平衡机制的内部补贴实践、价格机制实践、高速公路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案例。本书基于“广义补贴”和“有限公益性”,建立了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外部补贴、内部补贴、价格机制三维平衡理论解析框架,在轨道交通外部补贴机制设计、内部补贴机制设计、价格机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平衡方案,适合相关业界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构科研人员以及对轨道交通、PPP模式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感兴趣的人员。
作者简介
编者林晓言,经济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北方交通大学技术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北方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历任技术经济及管理讲师、副教授、科研岗特聘教授、产业经济学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第一篇 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益性分配是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PPP的发展与相关政策背景
第一节 我国PPP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我国PPP发展的新特点
第三节 北京市PPP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轨道交通项目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矛盾
第三章 平衡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界定
第二节 激励性规制理论
第三节 轨道交通外部效益内部化
第四节 轨道交通公益性的研究视角
第四章 平衡机制下的广义补贴框架
第一节 投资者激励机制
第二节 外部补贴机制设计
第三节 内部补贴机制设计
第四节 价格机制设计
第二篇 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计量与设计
第五章 GDP视角下轨道交通公益性计量
第一节 灰色预测的原理
第二节 评价案例:京沪高铁
第三节 评价案例:武广高铁
第四节 评价案例:京津城际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受益主体视角下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计量
第一节 受益主体加总法的内涵
第二节 评价案例:京沪高铁
第三节 评价案例:武广高铁
第四节 评价案例:京津城际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增值的影响
第一节 轨道交通与土地增值的本质关系
第二节 地价函数法及评价案例
第三节 京沪高铁沿线土地开发收益
第八章 基于财政补贴和税费的平衡模式
第一节 轨道交通财政补贴分配方案
第二节 轨道交通税收政策设计
第九章 基于开发的平衡模式
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益分配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开发方式及利益分配
第三节 轨道交通企业自主开发:自持物业与外包
第四节 铁路企业早期多元化经营典型实例
第十章 基于价格机制的平衡模式
第一节 轨道交通PPP项目定价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内部补贴价格机制设计
第三节 外部补贴价格机制设计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篇 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的保障与实施
第十一章 轨道交通PPP制度环境优化
第一节 参与方利益目标分解
第二节 PPP内部制度优化与外部制度优化
第三节 内部制度优化与外部制度优化的关联
第十二章 外部补贴机制实践
第一节 英国伦敦地铁PPP模式的外部补贴机理
第二节 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机制
第三节 北京城市公交外部补贴机制
第四节 首尔公交外部补贴机制改革
第五节 世界典型国家对铁路发展的支持政策
第十三章 内部补贴机制实践
第一节 日本轨道交通多元化经营模式分析
第二节 北京公交内部补贴机制的应用
第三节 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土地一体化开发案例
第四节 高速铁路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案例
第十四章 价格机制实践
第一节 香港地铁票价机制
第二节 北京市公交票价机制改革
第三节 首尔公共交通的票价改革
第十五章 高速公路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案例
第一节 意大利高速公路
第二节 美国高速公路
第三节 德国高速公路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新模式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林晓言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新模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