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大运河研究受关注,推出年度文选。

内容简介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及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也不断拓宽。在中国大运河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四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化带研究院联合编辑出版运河研究年度文选,作为运河研究领域的学术文集,对2017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类,河工与漕运,运河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运河城市及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五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旨在呈现运河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促进运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等方面的交流与研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编委会

卷首语

主办单位简介

一 总论(运河学与运河文化)

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

一 实事求是探寻大运河历史

二 辩证评价大运河文化,弘扬精华,抛弃糟粕

三 运用历史唯物论综合研究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大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

大运河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运河学发微

一 运河在中国文明史上的意义

二 运河本体研究和运河区域社会研究

三 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集合

用千年水文化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一 什么是水文化

二 水文化是北京文化灵与魂

三 擦亮世界认可的水文化符号

论我国古代运河在国家统一及疆域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一 统一王朝疆域的政治地理特征

二 运河在王朝疆域发展中的作用

三 运河在区域统一走向大统一中的作用

四 东西之争到南北一体中的运河作用

五 大运河支撑南北一体格局

二 河工与漕运

古代治水、开河与通漕的历史逻辑

一 治水与开河:从中央集权体制到水利社会

二 运河与漕运的因果律

三 政治:连接治水、开河与通漕的纽带

四 漕运:治水与运河的政治化

唐代运河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唐代运河工程成本

三 唐代运河工程收益

四 唐代运河工程效益变动分析

余论

民生灾难与族群藩篱:元代漕粮海运及其社会后果的再思考

一 海运劳役与东南沿海的民生灾难

二 海运漕粮征收与江南“重赋”的形成

三 海运体制中的族群藩篱和元帝国的衰亡

结语

争夺运河之利:明代瓜洲闸坝兴替与漕运制度改革

一 瓜洲建闸:长运法下从“军雇民船”到运军全运

二 工部“由闸”之利:从“过江米”到“运河银”和闸税征收

三 “盘坝”之利:地方势力阻挠建闸

结语

从湖泊到水柜:南旺湖的变迁历程

引言

一 蓄水之柜:南旺湖初具“水柜”之名

二 从两湖到三湖:南旺湖水柜成型

三 从水柜到水壑:南旺湖水柜定型与分化

结语

“治河即所以保漕”?

引言

一 元明清三代治河力度之比较

二 建构政权合法性:清前期治河的宏观战略考量

三 恪守祖宗“家法”:清中期竭力“事河”的政治文化意涵

结语

清代漕粮入京监督机制

一 清代大通桥监督的设置与沿革

二 大通桥监督的管理与职能

三 京通漕运弊端与整顿

结语

《江海全图》与道光朝海运航路研究

一 《江海全图》及其中海运航路

二 道光六年漕粮海运与《江海全图》的绘制背景

三 陶澍《海运图》与《江海全图》之比较

四 道光朝海运航路

民初“南粮北运”中的政府参与及其局限

一 民初北京的招商运米与漕运局的设立

二 1919年江苏省“重申米禁”与北京政府“规复漕运”

结语

从“各修各境”到“通力合作”

一 山东黄河旧运河以西河段堤防形势与民埝修守的特点

二 廖桥民埝修守引发的各县纠葛与民埝治权初步统一的失败

三 1930年廖桥堵口过程中范、寿、阳三县的冲突及合作

四 “南归南,北归北”:民埝治权的局部统一

结语

三 运河文学与民俗文化

运河文化的历史品格及其文学书写

一 大运河是一条完整的河

二 大运河是一条历史的河

三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

四 大运河是一条文学的河

从传说到传奇

一 无支祁传说与《古岳渎经》的故事来源

二 运河淮泗段的地域文化与无支祁传说的生成

三 李公佐的个人经历与《古岳渎经》的创作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与京杭大运河

一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故事大半与运河有关

二 京杭大运河在建构明代故事时的文学作用

三 明代故事与京杭大运河多发生关系的原因

运河名城临清碧霞元君信仰考略

一 早期庙祀空间中的碧霞宫

二 碧霞宫的崇拜及仪式组织

三 民国以来的信仰实践与历史记忆

结语

四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保护

一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

二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保护应引入活态保护理念

三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路径选择

基于全域历时态的京杭大运河景观遗产价值判断与保护利用策略探析

引言

一 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判断

二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探析

结语

文脉主义视域下江南运河沿岸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引言

一 显性文脉与隐性文脉异型同构

二 聚落建筑与人居环境系统和谐共生

三 物态空间与生活方式有机融合

结语

后申遗时代京杭运河体育文化资源现状与发展路径选择

一 研究方法

二 运河体育文化概念与资源

三 后申遗时代京杭运河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结束语

古代聊城水环境与水工设施及其管理研究

一 水环境与明初水患防御

二 城市水工设施与分布

三 水工与漕运的管理体制

四 清都会倚运而盛

五 当代运河(航运、区域经济、水文、水利与生态环境)

京杭运河船舶通航尺度的条款修订分析

一 政策背景及修订必要性

二 理论层的尺度限值分析

三 实践层的尺度修订分析

结束语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启示

引言

一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发展概况

二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三 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策建议

结论与启示

江南运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引言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结论

京津冀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一体化方案研究

一 京津冀区域水环境质量概述

二 京津冀水环境现存的问题

三 京津冀水环境质量改善一体化方案建议

北京北运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六 世界运河

启动克拉地峡运河的地缘经济学分析

一 现实与理论背景

二 启动克拉运河的地缘经济学分析

三 结论与讨论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宫辉力。

得书感谢您对《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SolidWorks2018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系统介绍SolidWorks 2018 中文版软件的功能。
谓词抽象研究 电子书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谓词抽象的思想应用于逻辑和哲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在逻辑领域,通过引入谓词抽象这一具体的技术,突破了模态逻辑领域Herbrand定理研究的难题,从而为模态自动定理证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哲学领域,通过将谓词抽象思想应用于相关哲学问题的研究,延续了哲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传统。
技术基础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技术基础主义的概念,技术基础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区分,观点之二:技术价值一元论,观点之三:技术本质主义等。
三亚“双修”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大脚革命,建设美丽三亚——兼论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三亚“双修”“双城”的认知》《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关系——以三亚海绵城市建设为例》等文章,反映了三亚市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思考,并率先提出“生态文明学”学科建设创意。
蔡甸区生态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包括:总论、区域概况、生态区创建SWOT分析、生态创建指标解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生态功能区别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