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

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张爱玲(1920—1995)的中英翻译历时四十余载,是张氏的翻译活动乃至其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张爱玲的中英翻译始于1952年,彼时,张爱玲刚刚从中国大陆辗转至香港。在港寓居三年后,张氏移民美国,此时,张氏的中英翻译可视为她英语写作中的重要环节。移居美国后,张爱玲的生活也是居无定所、流离颠沛。张爱玲所有的中英翻译活动都是在这种离散的历程中开始和完成,这种地理上的置换与离散经历对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爱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翻译都展示了不同的面貌,而这些面貌又与译者迁出的母国和移居国有着密切的联系。透过张爱玲的中英翻译,我们看到张爱玲一直在反复追寻、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因此,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也就构成了张爱玲一生图景中极为重要的景致。对张爱玲的中英翻译进行研究将为现今我们认识一个更为完整、更为全面、更为真实的张爱玲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当今对张爱玲文学创作乃至对张爱玲英中翻译的研究相比,目前学界对张爱玲中英翻译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从张爱玲中英翻译的文本特征出发,将张爱玲视为离散译者,采用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双重视角对张爱玲的中英翻译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

作者简介

王晓莺,女,江西永丰人。2010年获香港浸会大学翻译课程哲学博士,现于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任教。曾在Translation Quarterly、《中国翻译》、《外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阶段研究兴趣是:文学翻译、性别与翻译、传统译论。

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是2015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晓莺。

得书感谢您对《离散译者张爱玲的中英翻译:一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解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六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六辑。
非标准解读——当代日本建筑“非常规空间解读” 电子书
本书为建筑学专业教辅图书,介绍了近些年来具有创意的日本优秀建筑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做出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本书内容上根据日本新锐建筑师作品中呈现的新特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复杂性”消解内外的空间界面。第二部分:通过“尺度变化”呈现动态空间距离。第三部分:通过“确定性”元素创造不确定关系。第四部分:“非建筑”引发建筑新的空间审美。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春之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春之卷。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文学意识(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以作品为原点,以实践为根据,以整合为目的,百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从有性别色彩到无视性别特征再到双性和而不同,画出了一道清晰的轨迹。
中国研究(总第20期)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总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