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为自己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在玩我们,席卷全球的清醒之书。
内容简介
为什么只要醒着我们就离不开手机,为什么疫情中的我们更容易自投罗网?为什么比尔·盖茨不让小孩用手机,乔布斯不让孩子碰iPad?手机里设下了多少让我们沉迷的陷阱,我们又要怎样才能战胜这个人生小偷?
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汉森,他立足自身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脑科学、人类进化、心理学结合起来,逐章剖析了为何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会令我们更容易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虚度时间,睡眠变差,情绪变糟,智商变低。
比起每天被手机牵着鼻子走的成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面临着更严重的后果,对此书中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照料和管教建议,以挽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制作了一份“献给旅行在数码世界的人们的安全手册”,通过短短的小建议,帮助读者们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安德斯·汉森,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畅销书作家,接连斩获2019年瑞典年度健康大奖(二度获奖)、精神病基金会大奖,入围年度最佳数码教育家奖。他目前致力于推进公共健康,他的节目“Summer in P1”在瑞典拥有近300万收听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序言
1. 仍处于原始时代的大脑
不好不坏的进化
我们未能进化成适应现代社会的模样
情感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情感对大脑的操控
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被负面情感抓住
2. 压力、焦虑和抑郁——进化的赢家?
压力应对机制是这样形成的
杏仁核——我们身体的火灾报警器
杏仁核时刻地扫视
焦虑——身体的保护器
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焦虑,其实也是合理的
抑郁症——一种天然的保护?
长期压力的代价
抑郁症——一种预防感染的方法?
感到抑郁不是我的错
身体发出的警告
“只有强者才会生存下来”,这句话并不总是正确的
3. 手机——一种新型兴奋剂
身体的能量——多巴胺
我们热爱新鲜事物
大脑喜欢那些难以预测的事物
因为难以预料,所以渴望手机!
不断刺激着奖赏系统的SNS
我究竟开发了个什么东西
乔布斯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手机
泛滥成灾的广告
4. 注意力——时间的稀缺性
多任务处理的代价
多任务处理时,为什么会分泌多巴胺
工作记忆是有限的
即使处于静音状态,手机也在干扰我们
大脑绝对不会站在我们这边
注意力逐渐消失的时代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注意力和长时记忆形成的关系
大脑热衷于走捷径
反正要拍照的,还有必要去记住吗
手机比朋友更有魅力
5. 偷走时间的最大嫌疑人
人类的睡眠时间正在减少
睡觉时我们的大脑仍在运作
压力为什么会干扰睡眠
手机屏幕蓝光和睡眠时间的关系
电子书vs.纸质书
每个人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
6. 那些戒掉SNS后情绪变好的人
我们都喜欢散布小道消息
从摇篮到坟墓,人一直是社会性的人
Facebook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喜欢谈论自己
为何使用社交媒体越多就越容易感到抑郁
社会地位会给心情带来重要影响
数码时代的嫉妒
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社交媒体以多种方式影响着我们
被社交媒体捆绑的“00后”
一见到他人就会变得活跃的镜像神经元
自恋已成潮流
是谁在吸引你的注意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社交媒体
是我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
有10%至15%的狩猎采集者是被他人杀死的
虚假新闻永不消失
是时候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了吗
7. 数码产品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孩子们对手机的依赖
十几岁正是多巴胺分泌最旺盛的阶段
使用数码产品学习根本无益于孩子
逐渐退化的自制力
手机使学习能力下降
让手机从教室里消失会如何呢
睡眠越来越差的青少年们
越沉迷于手机,越不幸福的人们
患上抑郁症的青少年人数大幅增长
人类史上的巨变,移动互联网
我们是否可以离开手机生活
玩一玩有利于提高注意力的电脑游戏如何
8. 想要有所改变,就先运动起来
信息海啸
稍微活动身体就能见效
为什么运动能使人集中注意力
缓解压力与焦虑的良药——运动
应对压力的安全气囊
我们运动得越来越少
做多少运动最适合
9. 大脑至今仍在持续变化着
我们逐渐变低的智商
我们的大脑仍在不断变化着
技术发展和精神障碍的问题
没时间研究了!
我们正在逐渐失去什么
我们仍然处于进化的过程中吗
我们真的变得越来越抑郁了吗
快乐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网络会让我们变成傻瓜
10. “自然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附录 献给旅行在数码世界的人们的安全手册
致谢
参考文献
手机大脑: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是2022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瑞典] 安德斯·汉森。
得书感谢您对《手机大脑: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