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

心灵、自我与社会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世纪重要思想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乔治·赫伯特·米德作品,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虽然米德教授发表了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但却从未用更长的篇幅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系统地表述出来。本书旨在通过整理材料以及在适当地方参考已发表的文章来做这个系统化的工作。它将是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乔治?H.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

作者简介

乔治·H.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奥伯林学院。1887-1888年进哈佛大学深造、1888-1891年留学欧洲,曾在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进修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1891-1894年与杜威同时任教于密歇根大学,结成密友。1894年随杜威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并一道形成美国实用主义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1901年杜威离开该校后接任哲学系主任,直至逝世。其教学声望卓著,但著述不多,其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将他的讲稿、速记稿和札记等加以编辑整理出版、主要著作有:《当代哲学》(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19世纪思想运动》(1936)、《行动哲学》(1938)。

章节目录

16.心灵与符号

17.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

第三篇 自我

18.自我与有机体

19.自我产生的背景

20.玩耍、游戏、泛化的他人

21.自我与主体

22.“主我”与“客我”

23.社会态度与物理世界

24.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25.作为自我的两个方面的“主我”与“客我”

26.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27.“客我“与“主我“的贡献

28.突现的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29.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

第四篇 社会

30.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昆虫

31.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脊椎动物

32.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

33.思想与交流的社会基础及功能

34.共同体与制度

35.“主我”与“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36.民主与社会中的普遍性

37.对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的进一步思考

38.同情的本质

39.冲突与整合

40.人格与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

41.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与前景

42.概要与结论

补充论文

1.意象在行动中的作用

2.生物学个体

3.自我与反思过程

4.伦理学片断

乔治·赫伯特·米德著作表

译后记

心灵、自我与社会是2018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乔治·H.米德。

得书感谢您对《心灵、自我与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九型人格:认识自我看懂他人 电子书
九型人格价值工作坊首席讲师教你如何通过九型人格系统,解析其中的奥秘,让你的职场融洽,生活顺遂。
爱的练习:女性自我成长手册 电子书
爱自己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在通往幸福的旅程中所向披靡,游刃有余。
松弛感:用丰盈法摆脱自我内耗 电子书
职场“老实人”自我拯救指南。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电子书
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走出焦虑与迷茫。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