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儿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运用

善待儿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运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诠释儿童制度的若干基本原理问题,以期对中国儿童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内容简介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近代以来善待儿童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原则。本书聚焦这个原则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运用,追根溯源,探幽究微,勾画出一幅充满利益矛盾、制度博弈、学术论辩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图景。

作者认为,善待儿童的关键,是克服成人世界的自私、傲慢和偏执,真正按照儿童身心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健全儿童法制和权利机制,使儿童利益和需求在制度上可要求、可主张、可救济、可维护。

作者简介

作者何海澜,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讲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导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人类法律史上的伟大成就

(二)当代国际人权法的一座丰碑

(三)中国儿童保护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现状及成果

(一)三部里程碑式作品

(二)其他优秀作品

(三)近十年来的最新成果

(四)中国学界的研究

三、研究进路和框架

(一)方法与范围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艰难的孕育生长

一、思想理论的萌芽

二、制度路径的开启

(一)国家监护原则

(二)幼年原则

三、作为一项权利的确立

(一)在亲子法中的确立

(二)在收养法中的确立

第二章 当代改革与发展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发展

(一)英国法

(二)美国法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发展

(一)亲权概念的变化

(二)德国法的几个特色

三、司法审判的改革发展

(一)逐步明确监护权的标准

(二)法官的推定方法

(三)照顾方式的探索:共同监护

第三章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进入国际人权法

一、历史过程的回顾

(一)从《儿童权利宣言》到《儿童权利公约》

(二)《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第1款的起草

二、《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第1款释义

(一)“最大利益”的含义

(二)“一个主要考虑”的含义

(三)“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的含义

(四)关于执行者的公、私性质

三、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国际人权法中的角色

(一)国际标准与国内法

(二)最大利益条款的实际作用

第四章 《儿童权利公约》框架下的实施机制

一、相关者的义务和责任

(一)国家责任与家庭责任的关系

(二)父母义务的重要价值

(三)国家介入家庭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四)社会机构的职责

二、儿童权利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

(一)委员会的监督

(二)通过一般性意见进行指导

第五章 困境中的求索

一、来自儿童权利理论的困惑与探索

(一)保护主义与自由自主问题

(二)不确定论问题

(三)文化多样性问题

二、围绕“最大利益”的争论与诘问

(一)何谓“最大利益”?

(二)如何裁定最大利益?

(三)由谁认定最大利益?

三、对最大利益原则的反思与确认

(一)最大利益原则有多大用处?

(二)最大利益原则是否符合社会正义?

第六章 中国的历程

一、从慈幼文化传统到儿童优先原则

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与现行立法

(一)关于一般性原则

(二)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

(三)关于抚养和照顾

(四)关于健康和卫生服务

(五)关于教育

三、对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评估与一些改进意见

(一)关于一般性原则

(二)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

(三)关于抚养和照顾

(四)关于健康和卫生服务

(五)关于教育

四、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儿童受教育权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儿童受教育权的几个理论难题

二、儿童受教育权的法理基础

(一)关于为什么受教育是儿童的一项权利:需求与权利

(二)关于谁是儿童受教育的责任主体:国家监护主义与自由主义

(三)关于如何体现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

三、儿童受教育权的表述方式

(一)目标—责任列举式

(二)权利—义务分析式

(三)抽象概括式

四、儿童受教育权的复合特征

(一)同属三代人权

(二)同具三类义务

五、儿童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一)“有学上”与“上好学”

(二)公平权与质量权

第八章 儿童的教育公平权

一、儿童教育公平权的含义与重心

(一)何谓教育公平

(二)国际人权法上的教育公平

(三)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

(四)免予歧视的权利

二、我国儿童教育公平权的立法保护

(一)义务教育法对教育公平的保护

(二)义务教育法的“权利”比重

三、典型案例分析:隐匿儿童入学问题

(一)失业的恐惧

(二)证明的无奈

(三)贫困的重压

第九章 儿童的教育质量权

一、为什么教育质量应当成为一项儿童权利?

(一)低劣的教育质量是成人世界对儿童的伤害

(二)防止“质量伤害”应识别“质量利益”和“质量责任”

(三)“质量利益”和“质量责任”应转化为“质量权利”

二、儿童教育质量权的内容与标准

(一)条件质量与结果质量

(二)应试质量与素质质量或综合质量

(三)国际人权法上的儿童教育质量权概念

三、国外儿童教育质量管理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立法先行,建立标准明确、权威有效的教育质量法律体系

(二)权利平衡,重视涉教儿童权利的全面保护

(三)司法干预,但尊重教育教学机构的自主权

(四)社会参与,共同开展教育质量管理

四、我国儿童教育质量权的法律保护

(一)关于质量要求:责任与权利

(二)关于质量标准:课程标准探索

(三)关于质量监督:督导与监测

(四)关于专门立法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五)需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五、儿童教育质量管理的几个实例分析

(一)关于体罚、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为什么禁而不止?

(二)关于过重的课业负担:为什么制度失灵?

(三)关于社会参与与政府责任:怎样释放、激发质量建设的活力?

第十章 儿童的哺乳权

一、哺乳权作为儿童权利的正当性

(一)来自婴幼儿健康权的论证

(二)来自婴幼儿死亡率的实证分析

(三)来自婴幼儿适足食物权的论证

二、谁的权利?谁的义务?

(一)婴孩与母亲

(二)母婴与第三方

三、如何从法律上保护女性的哺乳权

(一)通过健康权

(二)通过生育保护

(三)通过禁止歧视和性别平等原则保护

第十一章 对违法儿童的特别保护

一、少年司法的历史由来

(一)违法儿童的险境

(二)芝加哥少年法院的创设

(三)少年司法的推广普及

二、少年司法的法理分析

(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二)救助与教育特别优先原则

(三)国家和社会特别责任原则

(四)司法过程特别对待原则

(五)保护方式的儿童人权原则

三、少年司法的制度框架

(一)机构设置

(二)管辖范围

(三)程序设计

(四)保护处分

四、国际人权法中儿童的司法权利

(一)儿童司法权利的国际规约

(二)少年司法中的儿童权利

五、我国少年司法的发展状况

(一)立法进展

(二)审判组织状况

(三)诉讼程序和问题

结 语

附 录 走出困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

一、困境中的权利

二、走出困境的努力

(一)突破义务缺位论

(二)质疑资源耗费论

(三)澄清逐步实现论

(四)挑战不可诉论

三、结论与启示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善待儿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运用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海澜。

得书感谢您对《善待儿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运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刑事法前沿(第九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九卷。
刑事法前沿(第八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八卷。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刑事法前沿(第十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十卷。
失独家庭养老服务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电子书
对失独家庭养老服务法律保障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