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文学思想及其文化语境

刘师培文学思想及其文化语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刘师培文学思想研究:理论内核、文化因素与现代价值

内容简介

本成果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文献解读和理论阐发入手,全面深入地对刘师培的文学思想内涵和文学研究方法进行本体梳理,然后以此为理论内核,由内而外、多维拓展刘师培文学思想的层层文化因素和语境影响,既纵向考察家学乡学、传统文论及桐城派理论的文化积淀背景,又横向比较西学融合、政治环境及中国现代出版业的时代感染,同时深入理解其文学思想与同代学人的交互关系,最后由点及面,从文学史研究层面阐发刘师培文学思想的意义价值,展示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复杂性,以及对当下构建文化自信的启发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多样名号折射人生际遇

第二节 等身著述造就学术奇才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刘师培论“文”

第一节 “藻缋成章”的文学本质观

第二节 “扫除陈言,归于雅驯”的文学语言观

第三节 “文、言、志”三维一体的文学功能论

第四节 “总论古今文体”的文体学理论

附表 刘师培对各类文体的源流分析

第二章 刘师培文学思想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取法得宜,进益必速”的方法论

第二节 “与外域文学竞长”的比较方法

第三节 “试证西方社会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

附表 刘师培对南北文学风格特征的论述

第三章 刘师培文学思想的传统积淀

第一节 家学传承与扬州学派的潜移默化

第二节 楚辞、《文选》与《文心雕龙》的文学滋养

第三节 “桐城文章有宗派”的理论借鉴

第四章 刘师培文学思想的时代感染

第一节 “西籍东来迹已陈”的西学融合

第二节 “未应党祸虑东林”的政治影响

第三节 刘师培与中国现代出版业

附表 刘师培在相关刊物发表文章概览

第五章 刘师培文学思想的同代比较

第一节 “交密”与“途分”

第二节 “原戏”与“戏曲史”

第三节 “文说”与“诗力说”

第四节 “正名”与“陌生化”

第六章 刘师培文学思想的意义价值

第一节 “文”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五四”启迪

第三节 中古文学史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四节 “发明国学、保存国粹”的文化自信

附表 刘师培在《国粹学报》发表文章概览(1905—1911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刘师培文学思想及其文化语境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施秋香。

得书感谢您对《刘师培文学思想及其文化语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沙特作家阿卜杜胡·哈勒小说研究 电子书
阿卜杜胡·哈勒是沙特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本书基于叙事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文学理论对阿卜杜胡·哈勒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通过探讨哈勒小说的叙事主题、叙事手法、历史认知和人文主义思想等问题,揭示哈勒的文学审美,以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考量,发掘以阿卜杜胡?哈勒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俗化倾向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全面关注沙特社会的深层问题。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 电子书
《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精选了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视鲁迅的文章,将鲁迅置身于东西方文化撞击的漩涡中加以剖析,比较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以及在文化深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承担,由此造就的新的文化传统。鲁迅一方面是撼动中国文化传统基石的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一传统真正的现代继承者,并对被挤到社会边缘的人有着深切的同情与关怀。《跨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由高旭东编著。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发以辩理 悟以证心:汪瑗及其《楚辞集解》研究 电子书
《楚辞集解》是明代嘉靖年间汪瑗的楚辞学著作,是一部颇有成就且有特色的楚辞注本。本书在厘清汪瑗生平、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楚辞集解》的成书过程、研究方法的特色,细致梳理了《楚辞集解》不同于旧注的新观点,并探讨汪瑗注屈的训诂成果、注疏方法以及在文学传承上的贡献,同时对汪瑗的主观臆测也进行了客观评价,以展现汪瑗《楚辞集解》的整体风貌,评价其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