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雷达对抗信息处理

[按需印刷]雷达对抗信息处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为系统介绍现代雷达对抗信息处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的一本专著,全书内容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一般概念和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发展和现状; 第2章阐述了雷达对抗信息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PDW生成、信号分选识别、脉内特征提取和辐射源的无源定位等; 第3章介绍了利用PRI实现雷达信号分选的技术,内容涉及重频分选与检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第4章探讨了采用多参数进行信号分选识别所涉及的特征参数选取和分类器选择问题; 第5章讨论了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特征分析的原理与特征提取方法; 第6章介绍了对雷达辐射源进行无源定位的技术,包括对雷达辐射源定位的多站和单站无源定位技术; 第7章探讨研究了单站被动目标跟踪的原理、内容以及相关算法; 第8章探讨研究了单站无源定位中相关参数的测量技术,内容涉及波达角及其变化率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等参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雷达和电子对抗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该专业方向研究生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雷达对抗信号环境分析

  1.1.1 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定义

  1.1.2 信号环境在雷达对抗侦察系统中的参数和描述

  1.1.3 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

 1.2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一般概念

  1.2.1 雷达对抗侦察系统

  1.2.2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历史

  1.2.3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功能

 1.3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发展与现状

  1.3.1 雷达信号分选与识别

  1.3.2 雷达信号脉内调制特征分析

  1.3.3 雷达辐射源的无源定位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雷达对抗信息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2.1 脉冲描述字的生成

  2.1.1 载频的测量

  2.1.2 到达角的测量

  2.1.3 到达时间的测量

  2.1.4 脉宽的测量

  2.1.5 脉幅的测量

  2.1.6 PDW的采集和存储

 2.2 信号的分选与识别

  2.2.1 信号分选与识别的基本原理

  2.2.2 信号分选与识别的技术

 2.3 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

  2.3.1 脉内调制信号特性

  2.3.2 脉内特征分析原理

  2.3.3 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技术

 2.4 对雷达辐射源的无源定位

  2.4.1 无源定位的特点与主要技术指标

  2.4.2 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

  2.4.3 无源定位的发展及现状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PRI的信号分选

 3.1 雷达信号PRI的数学描述

  3.1.1 重频固定

  3.1.2 重频参差

  3.1.3 重频滑变

  3.1.4 重频抖动

  3.1.5 重频分组

  3.1.6 重频正弦调制

  3.1.7 重频脉冲群

  3.1.8 受控的重频

 3.2 直方图分选

  3.2.1 统计直方图分选

  3.2.2 累积差直方图分选

  3.2.3 序列差直方图分选

 3.3 平面变换技术

 3.4 基于PRI变换的脉冲重复间隔估计

  3.4.1 PRI变换的原理

  3.4.2 PRI变换的检测门限

  3.4.3 运算量分析

  3.4.4 改进的PRI变换算法

 3.5 SDIF和PRI变换相结合的信号分选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多参数的信号分选与识别

第5章 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

第6章 无源定位技术

第7章 单站被动目标跟踪技术

第8章 单站无源定位中的参数测量技术

[按需印刷]雷达对抗信息处理是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明浩。

得书感谢您对《[按需印刷]雷达对抗信息处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 电子书
一书详解5G技术与标准,适合移动通信学者、工程师。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四版) 电子书
  《业余无线电通信(第4版)》由国内的第一代资深业余无线电会员童效勇(呼号 BA1AA)陈方(呼号 BA4RC)主持编写,《业余无线电通信(第4版)》一直作为中国无线电协会的培训考试推荐用书供全国的爱好者使用。
5G无线网络优化 电子书
“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网络强国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连”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其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及行业应用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针对的问题: (1)5G技术标准仍未完全锁定,当前市场上关于5G的技术书籍或多或少都有些“大而全”的特点,主要是在翻译外文献的程度,未能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5G系统,有效指导工程5G优化工作。 (2)站在行业的角度,当前“5G 行业应用”宣传较多,行业内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剖析具体优化方法和思路,缺乏5G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与步骤,以及相关应用的具体案例。 (3)站在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电信运营商目前对如何建设一张优质的5G网络,如何进行有效地维护优化都仍在探讨阶段。 本书的主要内容: (1)通过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史阐述,通俗易懂地解释2G/3G/4G的主要关键技术及演进。 (2)对5G标准组织、技术体系、关键技术、产业发展给出了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分析。 (3)对5G的信令流程以及关键参数设置进一步分析研究,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参考。 (4)对5G技术本身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5G网络优化的方法与思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5G无线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与步骤,能够有效地指导相关通信从事者工作。 (5)针对现阶段5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共享共建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6)对5G通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还进一步分析了未来网络的研究以及6G的相关技术趋势。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应用 电子书
1.质量保证,本书出自工作在国内ling先的量子通信专业公司的专家之手。 2.理论实践相结合,不但讲述“如何做”(特别是在实际中如何做),更加讲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3.实例真实可靠,本书侧重介绍量子通信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应用,数据图表来源实际工程,真实可靠。 4.内容严谨,方便查询。全书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外专著和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扩展学习。
大话传送网(第2版) 电子书
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也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部传送网的技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