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

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前期成果之一。

内容简介

目前,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成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各类专书的研究层出不穷。

2005年,杨荣祥先生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的专著——《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对近代汉语副词作了一个断代的较为全面的描写和系统的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仅张谊生先生就出版了四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的专著。

然而,近、现代汉语副词发展的交叉时段1750年—1950年,这两百年间,研究近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一般不会“下达”,而研究现代汉语副词的学者也很少“上及”,因而它处在了一种“两不管”的状态。

本书即从此点切入,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为语料,对这段时期副词的发展予以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解释。

作者简介

作者刘冬青,男,山东滨州人。文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研究员,兼任临沂市作协会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北京话副词概述

第一节 北京话简述

第二节 副词基本问题概述

第三节 北京话副词的分类

第二章 北京话范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第一节 “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二节 副词“一概”的历时嬗变

第三节 “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四节 “另”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五节 “单”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六节 副词“止”的历时嬗变

第三章 北京话程度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第一节 “最”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二节 “极”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四章 北京话时间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第一节 “曾”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二节 “已”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三节 “正”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四节 “将”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五节 “赶紧”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六节 “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七节 “即”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八节 “终”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五章 北京话情状方式副词历时发展(1750—1950)

第一节 “特”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二节 “亲”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三节 “空”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四节 “白”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五节 “趁”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六章 北京话语气副词历时发展附论否定副词(1750—1950)

第一节 “管”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二节 “真”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第三节 “大概”类副词的历时嬗变

结语

第一节 北京话副词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 北京话副词发展演变的若干规律

第三节 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是2023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冬青。

得书感谢您对《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极简进步史:人类在失控中拨快末日时钟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构思精巧、文句启发人心的通俗读物,同是也是一部对人类社会、文明、历史、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展开反思的进步读物,不仅梳理了人类自石器时代直至21世纪的今天,文明发展中所经历的好与坏,还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思,提醒今日的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要跌入进步陷阱,导致人类文明的灭亡,以及人类物种的灭绝。本书在英美加三国出版十年来获得剧烈反响,引发了民众持续的热烈讨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中日汉籍关系论考(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汉籍交流的生动实例,探明“书籍之路”的内涵与外延,考察汉籍传播异国他乡的途径与方式。
中国古代图书史: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宏观研究,以图书为中心的文化史。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电子书
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新史学作品,通过考证“她”字从诞生到地位确立的历史,探讨了语言文字与社会文化之间紧密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