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边兰春教授作序推荐,政策、空间、治理的整体观,探讨反思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居住问题及20余年来实践的力作。

内容简介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问题由来已久,极其复杂。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作为十余年实地调查研究的沉淀,本书从家庭—院落—片区等不同层面的鲜活实例入手,以平实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照细致呈现了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空间的现状、衍化及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深入剖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相关政策和实践,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人口、住房、公共资金投入、改造措施、业态、治理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对六个关键问题和四类界线展开论述,提出复兴历史文化街区及生活空间再生的建议,呼吁均衡保护,底线保障,改善居住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

最后,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社会学系在长期跟踪研究中的探索和设想加以介绍,涉及什刹海地区、烟袋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典型实例。

本书为破解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老旧小区等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极具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石炀,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和社区治理。200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和201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持续十余年在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北京老城保护相关研究和实践二十余项,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住建部软科学项目、住建部科研开发项目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脉络

1.1 困境,1949年之前

1.2 显性破坏和隐性问题,1949年至1999年

1.3 相对完整的街区,20世纪的末端

1.4 实践的探索,21世纪

1.5 十字路口

第二章 杂院:自建房、邻里和

2.1 一个家庭的内部差异

2.2 一处大院的过滤和重构

2.3 两个社区的住房、邻里和诉求

2.4 缘何杂院

第三章 隐蔽的院落分化

3.1 什刹海

3.2 白塔寺和西四北

3.3 院落分化的形成

第四章 马赛克街区

4.1 南锣鼓巷的三十年拼贴

4.2 南池子的争议

4.3 不同人的大栅栏

4.4 鲜鱼口的三条道路

4.5 “试点”和“重点”

第五章 院落社会,多样性还是碎片化

5.1 街区的碎片化

5.2 片区的碎片化

5.3 院落的碎片化

5.4 碎片化的嵌套和传导

5.5 碎片化的产生和螺旋持续

第六章 院落社会的六个讨论

6.1 住房应急供给和退出

6.2 住房管理和人户分离

6.3 居住困难和居住保障

6.4 人口外迁和空间利用

6.5 重点投入和均衡改善

6.6 日常治理

第七章 关于界线的思考

7.1 共识准则界线的模糊

7.2 住房政策界线的收缩

7.3 空间行动界线的切割

7.4 管控参与界线的脱节

第八章 复兴历史文化街区

8.1 价值共识的基石

8.2 系统的住房政策

8.3 空间行动的均衡

8.4 管控参与的融合

第九章 评述和设想,什刹海

9.1 什刹海的价值

9.2 渐进的烟袋斜街

9.3 提供多样选择的大小石碑胡同

9.4 寻求均衡的空间行动

9.5 居住改善的政策设想

9.6 居住院落的保护更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是202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石炀。

得书感谢您对《院落社会: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空间衍化与再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艺术家引领社会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任茱莉亚学院院长31年间挑选收集的讲话和文章汇编。内容包括:21世纪的音乐教育;展望未来:21世纪的国际音乐学院;美所承载的巨大价值;对巨大成功的看法;茱莉亚学院人性化的一面;文化、艺术和外交;音乐的广阔天地等。
作为互动的艺术:霍华德·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研究 电子书
霍华德·贝克尔是美国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提出了艺术界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本书从艺术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切入,深入探析贝克尔艺术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渊源,具体内涵和学术意义,并且将其置于与西美尔、丹托、迪基、卢卡奇、戈德曼、布尔迪厄等的比较中,呈现出他注重集体互动的理论特质,并且总结其优长与缺陷,由此讨论它对中国艺术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电子书
本书以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150余年间,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一方面着重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介绍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作品。
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电子书
本书包括设计风格形成的因素及其特征、1800-1860没落中的辉煌、1860-1900艺术结合技术的初探、1900-1918工业化设计的诞生、1918-1945现代主义的确立、1945-1965国际风格的垄断及式微、走向优化的现代设计等内容。
社会艺术教育标准:全民终身学习核心素养 电子书
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发展。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关注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问题。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综合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公民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并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及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