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法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内容简介
作为法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儿童文学长期被视为边缘性体裁,其文学特性和研究价值均亟待自证。本书从理论与实践这一两分法出发,尝试界定法国儿童文学的文体外延,并借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实践来剖析该体裁的共性特征,以强调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的特殊属性。
具体而言,“文体论”“历史简论”“功用论”三个章节为理论部分,旨在从文体溯源入手,为儿童文学提供一个可能的定义,凸显其内生的交际意图和功用导向;“童话论”“寓言论”“科幻小说论”及“翻译论”四个章节则聚焦文体实践,意图借代表性体裁勾勒面向儿童的文学创作的轮廓,完善对该体裁及其典型作家、作品的认识,由此反观法国儿童文学的异质性、多元性和作为交际的不对称性。
作者简介
作者章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发表论文《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重译现象——〈灰姑娘〉在其中译本中的命运》等,出版译著《最后的斯坦菲尔德》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概貌
第一章 文体论:法国儿童文学的命名与定义
第一节 儿童文学之定名:“教育书籍”“幼稚文学”还是“年轻人的文学”?
第二节 儿童文学之定义:异质性的挑战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同一性:模糊的读者群
余论:迈向儿童文学可能的定义?
第二章 历史简论:儿童观与法国儿童文学之变迁
第一节 “史前”时代:“看不见儿童”的儿童读物
第二节 人文主义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经典的诞生
第三节 启蒙时代:卢梭的世纪
第四节 第二帝国至第三共和国: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
第五节 图书经济的时代:体裁、主题多元化
第三章 功用论:徘徊在教育性与娱乐性间的法国儿童文学
第一节 用于教育的童书
第二节 儿童读物的娱乐性
第二部分 文体实践
第四章 童话论:“仙女故事”与夏尔·贝洛
第一节 故事与“仙女故事”:从民间口传文学到沙龙讲述风尚
第二节 贝洛及其故事:游走于民俗传统与沙龙文学之间
第五章 寓言论:拉封丹与《寓言诗》
第一节 寓言的定名、简史及内涵
第二节 拉封丹其人其作:政治讽刺与古典诗艺
第六章 科幻小说论:儒勒·凡尔纳与《海底两万里》
第一节 “科学幻想”的界定、由来和身份谜团
第二节 凡尔纳的创作:科幻是一种意识形态?
第七章 翻译论: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问题与法国儿童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儿童文学翻译:一项“目标导向”的实践
第二节 法国儿童文学的在华译介:中法文学关系史的一个侧面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章文。
得书感谢您对《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