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

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法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内容简介

作为法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儿童文学长期被视为边缘性体裁,其文学特性和研究价值均亟待自证。本书从理论与实践这一两分法出发,尝试界定法国儿童文学的文体外延,并借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实践来剖析该体裁的共性特征,以强调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的特殊属性。

具体而言,“文体论”“历史简论”“功用论”三个章节为理论部分,旨在从文体溯源入手,为儿童文学提供一个可能的定义,凸显其内生的交际意图和功用导向;“童话论”“寓言论”“科幻小说论”及“翻译论”四个章节则聚焦文体实践,意图借代表性体裁勾勒面向儿童的文学创作的轮廓,完善对该体裁及其典型作家、作品的认识,由此反观法国儿童文学的异质性、多元性和作为交际的不对称性。

作者简介

作者章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儿童文学翻译。发表论文《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重译现象——〈灰姑娘〉在其中译本中的命运》等,出版译著《最后的斯坦菲尔德》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概貌

第一章 文体论:法国儿童文学的命名与定义

第一节 儿童文学之定名:“教育书籍”“幼稚文学”还是“年轻人的文学”?

第二节 儿童文学之定义:异质性的挑战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同一性:模糊的读者群

余论:迈向儿童文学可能的定义?

第二章 历史简论:儿童观与法国儿童文学之变迁

第一节 “史前”时代:“看不见儿童”的儿童读物

第二节 人文主义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经典的诞生

第三节 启蒙时代:卢梭的世纪

第四节 第二帝国至第三共和国: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

第五节 图书经济的时代:体裁、主题多元化

第三章 功用论:徘徊在教育性与娱乐性间的法国儿童文学

第一节 用于教育的童书

第二节 儿童读物的娱乐性

第二部分 文体实践

第四章 童话论:“仙女故事”与夏尔·贝洛

第一节 故事与“仙女故事”:从民间口传文学到沙龙讲述风尚

第二节 贝洛及其故事:游走于民俗传统与沙龙文学之间

第五章 寓言论:拉封丹与《寓言诗》

第一节 寓言的定名、简史及内涵

第二节 拉封丹其人其作:政治讽刺与古典诗艺

第六章 科幻小说论:儒勒·凡尔纳与《海底两万里》

第一节 “科学幻想”的界定、由来和身份谜团

第二节 凡尔纳的创作:科幻是一种意识形态?

第七章 翻译论: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问题与法国儿童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儿童文学翻译:一项“目标导向”的实践

第二节 法国儿童文学的在华译介:中法文学关系史的一个侧面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章文。

得书感谢您对《法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低幼儿童文学(第4版) 电子书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幼儿诗歌、幼儿散文、童话与寓言、幼儿生活故事、幼儿图画书、幼儿科学文艺、幼儿文学作品的教育活动。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小巴掌童话 电子书
《小巴掌童话》构思精巧,主题鲜明。故事本身的张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儿童乐于跟随童话里的小动物,体会友爱、真诚、坦荡和快乐的意义,内容充满诗意、幽默和哲理,有着鲜明、浓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阿笨猫 电子书
憨憨傻傻的阿笨猫和精明世故的外星小贩巴拉巴、大师元空、发明家金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荒诞而奇幻的故事。阿笨猫屡次被骗,不吸取教训,一次次上当,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好吃懒做,爱做白日梦,喜欢贪小便宜。活泼逗趣的人物对话、层出不穷的古怪发明,令人叹为观止。作家冰波把现实世界与精彩纷呈的想象相结合,使《阿笨猫》的故事充满了诙谐、机敏、幽默、智慧,也充满了鲜活的现代气息。
文学理论与鉴赏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实例和深入浅出地语言,阐述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特点,分为五编共十六章,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鉴赏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