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辽金史地研究者或对辽金史地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启发辽金史地研究问题的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在阐述古代城镇起源、结构、鉴定方法,以及扼要介绍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古城的基础上,从辽金行政机构设置出发,按其古城建筑时间、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等顺序,展开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孙文政,黑龙江省克山人,先后就读于克山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吉林大学。现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吉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市级中青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东北地方史、辽金史、北方民族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绪论
一 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 研究的主要价值
三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古代的城市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一 古代城市的产生
二 城市的含义及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古城及其结构
一 古城范围的界定
二 古城的结构
第三节 古城的建筑方法
一 用筐运土
二 用脚手架子施工
三 夯土版筑城墙
第四节 古城的年代鉴定
一 为什么要鉴定年代
二 怎样鉴定年代
第二章 辽金古城形制与分布
第一节 辽金古城建筑形制
一 辽金古城的演变
二 辽金古城形制的种类
第二节 辽金古城的分布
一 黑龙江省的辽金古城
二 吉林省境内的辽金古城
三 辽宁东部辽金古城
四 内蒙古东部辽金古城
第三章 辽金行政机构设置
第一节 辽朝行政机构设置
一 辽阳府下设行政机构
二 黄龙府下设行政机构
三 上京道下设行政机构
四 各部族机构设置
第二节 金朝行政机构设置
一 上京路下设机构
二 咸平路下设机构
三 东京路下设机构
四 临潢府路下设机构
五 各猛安谋克、部族、群牧所等
第四章 辽金古城建筑时间考
第一节 辽泰州故城建筑时间考
一 以往对辽泰州故城建筑时间的研究
二 辽泰州设置原因辨析
三 辽泰州故城建筑时间考辨
第二节 克东古城建筑年代考疑
一 以往对克东古城遗址建筑年代的探讨
二 克东古城遗址建筑年代考辨
三 克东古城遗址始筑时间不在金代
第三节 金东北路长城建筑时间考
一 金东北路长城研究概述
二 大兴安岭两侧民族演变与金长城修建
三 金朝大规模修建金长城
第五章 辽金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考
第一节 辽朝室韦国王府故城考
一 晚唐五代室韦的迁徙与演变
二 辽初室韦的演变与室韦国王府的设立
三 辽朝室韦国王府故城建筑时间
第二节 辽金时期北唐括部故城考
一 北唐括部族移置的大致位置
二 帅水是今天的哪条河流
三 北唐括部故城在哪里?
第三节 双河古城考古学观察
一 双河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建筑形制
二 五国部各城的建筑年代考辨
三 双河古城的文化性质辨析
第四节 金代蒲与路故城考古学观察
一 克东古城地理位置及生业环境
二 克东古城建筑形制
三 克东古城族属问题
第五节 哈拉古城为厖葛城考疑
一 哈拉古城不是厖葛城
二 哈拉古城与金东北路长城的关系
三 厖葛城究竟建于何处?
第六章 辽金行政机构设置沿革考
第一节 辽代黄龙府设置沿革考
一 辽朝改扶余府为黄龙府
二 黄龙府废弃与侨置通州
三 辽朝复置黄龙府与金灭黄龙府
第二节 金代泰州设置沿革考
一 金初泰州路的设置
二 太宗熙宗时期的泰州路
三 海陵王降泰州路都统司为泰州节度使司
四 金世宗迁东北路招讨司于泰州并废泰州节度使司
五 章宗时期复置泰州于长春县
六 金末泰州亡于蒙古军占领
第三节 金代曷苏馆路与乌古迪烈统军司设置沿革考
一 曷苏馆路建置沿革
二 乌古迪烈统军司设置沿革
三 曷苏馆路与乌古迪烈招讨司记在上京路的原因
第四节 金东北路、临潢府路长城管理机构设置沿革考
一 金东北路长城管理机构设置沿革
二 金临潢府路长城管理机构设置沿革
第七章 辽金古城的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
第一节 辽金泰州故城遗址的历史地位
一 东北亚的政治中心
二 民族交融之地
三 物资集散地
四 北方军事重镇
第二节 金蒲与路故城遗址的历史地位
一 政治方面地位
二 军事方面地位
三 经济方面地位
四 交通枢纽地位
第三节 金东北路长城的历史地位
一 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金长城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 辽金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
一 辽金古城遗址破坏的原因
二 辽金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三 辽金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文政。
得书感谢您对《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