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歌研究史稿(两宋时期)

王安石诗歌研究史稿(两宋时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两宋时期王安石诗歌史的梳理与研究,可以重新审视、界定王安石在宋代诗坛的地位,反映在政治、学术改弦更张情况下,宋代诗歌发展演变与文艺思潮改变的轨迹。

内容简介

目前,学界对王安石诗歌史的研究非常薄弱,这与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有鉴于此,本书对在王安石诗歌产生并广泛流传的两宋时期有关王安石诗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包括: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流传形式及诗文集的编刻整理,王诗注本的特点与意义,宋人对王安石人品的争议及对其作品的特殊解读与批评,宋人对荆公诗的文学评价,王诗在宋诗发展中的影响和传承,宋人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等。

作者简介

作者徐涛,男,1983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莫砺锋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参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江海学刊》《图书馆杂志》《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宋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王安石诗的流传方式与宋人对荆公诗文集的整理

第一节 王安石诗的流传情况

第二节 王安石诗文集的编刻

第二章 李壁《王荆文公诗注》与王安石研究

第一节 《王荆文公诗注》的编撰、版本及文献价值

第二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

第三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诗的诠评及价值

第三章 宋人对王安石人品与诗品的评价

第一节 宋人对王安石评价的争议与“小人化”过程

第二节 “诗如其人”:宋人对王安石诗歌的人品化解读

第四章 王安石诗歌在宋人中的评价及影响

第一节 精工与平淡:王诗艺术风格论

第二节 咏史·写物·律绝·集句

第三节 王、苏、黄比较与王安石的诗史地位问题

第四节 从“江西”到“江湖”、由“宋调”而“唐音”:荆公诗在两宋诗坛传承的潜在脉络

第五章 方回、刘辰翁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

第一节 “宋诗”与“唐诗”之间:方回《瀛奎律髓》对王安石的诗学定位

第二节 深意·构思·悲情·自然:刘辰翁评点荆公诗的独特倾向

附录一 王安石诗系年考五例

附录二 荆公集人名考辨

附录三 王安石晚年诗与陶、谢的关系

附录四 王安石与“王门”文人群及其文学活动

附录五 朝活本、王常本刘辰翁评荆公诗辑校

参考文献

后记

王安石诗歌研究史稿(两宋时期)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徐涛。

得书感谢您对《王安石诗歌研究史稿(两宋时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六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六辑。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七辑。
泰戈尔精品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诗《目光》《黎明盛会》《爱情的加冕》,叙事诗《婆罗门》《礼佛的宫女》《幽会》,歌词《清泉》《雨季》《流云的游伴》等诗歌作品,读者能够从中领略泰戈尔诗歌的优美、流畅、颇富哲理的艺术特点,接受美的熏陶。
两晋演义(下册) 电子书
蔡东藩著的《两晋演义(无障碍阅读版上下)/一代史家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宋代晋,经历156年。西晋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人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大将刘裕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