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汇集诗人西川二十多年来在人生多个方面的重要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诗人西川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诗歌写作、诗歌与文明、诗歌与时代、诗歌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思考,在较大程度上展现了作者一贯强调的"诗歌思想",使诗歌问题被放置在文化和历史的大背景中被处理。在这个仿佛"大河拐大弯"的时代,作者以其广阔的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敏锐的直觉面向诗歌;而在作者看来,中国诗歌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问题。作者力图通过对中外古今诗歌,以及诗歌与其他行当艺术的反复比对,为当代中国诗歌的创造力呈现找到可能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作者简介
作者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自80年代起西川即投身于全国性的诗歌运动,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深远。出版有诗集、诗文集、随笔集、评著、译著、编著二十余部。曾获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鲁迅文学奖(2001)、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2015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诗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作者简历
内容简介
序
汉语作为有邻语言
一
二
传统在此时此刻
米沃什编《明亮事物之书》与中国古代诗歌
从英译文看中文诗、东欧诗和日本诗
诗人观念与诗歌观念的历史性落差
中国现代诗人与诺斯替、喀巴拉、浪漫主义、布鲁姆——读帕特丽卡·劳伦斯著《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部分修正我对徐志摩的看法,并回应王敖针对我的《诗人观念与诗歌观念的历史性落差》一文所写的《怎样给奔跑中的诗人们对表:关于诗歌史的问题与主义》
一
二
三
四
抹不去的焦虑——读张新颖《中国新诗对于自身问题的现代焦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穆旦问题
一 中国表述与政治外乡人
二 骨子里的浪漫主义
三 “欠发达国家现代主义”与未完成的诗人
四 在诗歌的核心写作
昌耀诗的相反相成和两个偏离
一堂课:关于当代文化的几个基本词
来自诗歌现场的纪事与反驳
一 简述当代诗歌的来龙去脉
二 民刊:中国诗歌小传统
三 诗朗诵:一种仪式?一种文化?
四 诗人怎样活命
五 从poetess到woman poet
六 思考比谩骂更重要
七 后现代主义问题
语言·时代·创造力
诗学中的九个问题之我见
一 “诗言志”的纠结
二 翻译语体
三 鉴赏力与创造力
四 跨越边界
五 生活的诗意
六 反对美文学
七 在主义的旋涡中
八 传统这个怪物
九 我为什么写作
个我,他我,一切我
阅读的暗道与解读的品质
举例说明失败的阅读
阅读需要知识人格,知识人格要求理解哲学的奥义
或许伪哲学更重要
文学写作、知识分子及批评家
答谭克修问:在黑与白之间存在着广大的灰色地带
答徐钺问:骆一禾、海子、我自己以及一些更广阔的东西
答马铃薯兄弟问:学会欣赏思想之美
答马铃薯兄弟问:保持一个艺术家的吸血鬼般的开放性
一 关于新世纪以来西川个人的诗歌创作
二 西川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活动、经历、诗歌交往、对外交流
三 西川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活动,对当代诗歌、当代文学的观感与思考
答吕布布问:作为读者,作为译者
中年自述:愤怒的理由
一 一次“失态”
二 又一次“失态”
三 诗歌批评的媒体意识形态
四 诗歌界内部的老生常谈
五 其他行当的艺术家都在忙什么
六 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轻浮
七 诗人和两个时代
八 从对诗人的辨认说到对传统的理解
九 做不了的事
十 忙忙碌碌的2008年
米沃什的另一个欧洲
一
二
三
四
五
博尔赫斯作为博尔赫斯及其他
一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译后记
二 博尔赫斯之所以是博尔赫斯
序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诗歌中译本《随风而行》
盖瑞·施耐德诗选中译本《水面波纹》译者序
我们中间的一员:读豪格诗
一
二
印度:千百个话题——读阿什斯·南地与拉敏·贾罕拜格娄对话录《谈印度》
鸟瞰世界诗歌一千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大河拐大弯:一种探求可能性的诗歌思想是201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西川。
得书感谢您对《大河拐大弯:一种探求可能性的诗歌思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