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

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透过古籍文献的梳理,还原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使用今天的语言,重释古老儒学的核心概念。

内容简介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仁”与“礼”在其中如何定位?以现代社会的状况来看,孔子之道是否还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些都是近代以来关心中国文化的学者所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书透过古籍文献的梳理,还原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使用今天的语言,重释古老儒学的核心概念;运用严密的论证,清除对儒学的流行误解;借助认知科学、演化生物学和大脑科学等当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估孔子之道的现代意义。

本书所探讨的或许是老问题,研究方法却绝对是新尝试。一步一步跟从本书抽丝剥茧的探索,读者将可以看到,即使“复礼”之说已不可行,孔子的“仁之方”则不但经得起时间之考验,还通得过当代科学的考查。孟子说“仁者无敌”,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简介

作者梁家荣,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副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于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数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儒家”释义

一、“原儒”的问题

二、孔子之时何谓“儒”的问题

三、儒家起源的问题

四、谁是真孔的问题

第二章 孔子之道中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与礼之主次问题

二、仁是礼的必要条件

三、孔子之道在于修起礼乐

第三章 何谓“礼”?

一、“礼”字释义

二、凡人类社会皆有礼

三、礼与仪

四、礼与仿效

五、礼与传统

六、礼之所以

七、礼与身份及地位

第四章 人道与人性

一、人道与ethics

二、礼与亲亲

三、亲亲与人性

第五章 人道与礼义

一、礼本道德说

二、“伦理”与“道德”

三、西方人道论的古今异

四、“道德”作为虚位

五、“德”的含义

六、“义”的含义

七、礼与义

八、孔子所谓“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第六章 仁的内容

一、理学家转失孔孟言仁之义

二、仁人与仁术

三、仁与群

四、仁之方、金律、道德律与兼爱

第七章 礼义之理据

一、礼与治

二、义与利

三、人道论的两个层次

第八章 重估孔子之道

一、演化与道德

二、仁之方与投桃报李

三、情感与仁义

四、直觉主义的问题

五、传统与人道

六、礼、法及效用

七、总结

参考书目

索引

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是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家荣。

得书感谢您对《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问题之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 电子书
本书按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分别论述了信息收集、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方法和工具。
通智达仁:传授心法述要 电子书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引论、圣道中和、道通玄镜、心性渐明、禅宗顿悟、内丹炼化、穷理反躬、尽心成行、结论。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
西儒卫礼贤易论举要 电子书
卫礼贤的易学思想既是对《易经》精神的引申,也是对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也融入近代西方,尤其是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他用从无意识、显意识到精神(灵魂)的体悟过程,来解读《易经》神奇指引,揭去了自古以来蒙在《易经》之上神秘的面纱,使得以艰深著称的东方经典首度走进西方大众的心灵,也使得《易经》呈现出与本土不同的风貌。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电子书
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