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战后日本政府、天皇、保守派、进步派、普通民众的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为“经”,以其因应国内外时局的阶段性为“纬”,阐述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关系。

内容简介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纷繁复杂,且动态多变。本书总体把握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的概貌和特征,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中日互信,消除影响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思想障碍和历史因素。

作者简介

作者徐志民,2001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并留所工作。6月,作为第五批中央援藏干部,任西藏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在《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章杂志上发表20余篇文章,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关系史、西藏地方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提出问题

二 研究现状

(一)日本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三 本书框架

第一章 战争责任的检讨热潮(1945~1956)

第一节 围绕天皇战争责任的讨论

一 天皇被免除战争责任

二 天皇战争责任之检讨

三 天皇战争责任论之特点

第二节 政府的检讨与暧昧

一 “一亿总忏悔”论

二 战争责任之检讨

三 战争责任之暧昧

第三节 战犯推卸战争责任

一 焚毁与掩埋罪证

二 相互告密

三 转嫁责任

四 政府辩护

五 认罚不认罪

第四节 战争责任的追究与争论

一 文学者的战争责任追究与争论

二 知识分子的战争责任追究与争论

三 共产党的战争责任追究与被追究

四 加害意识的出现

五 国民的受害意识与被骗论

小结

第二章 战争责任认识的分化(1957~1974)

第一节 战争记忆的风化

一 民众的战争记忆风化

二 天皇的战争责任忘却

第二节 战争责任认识的分化

一 悲剧意识与美化侵略转换

二 知识分子间的相互批判

三 加害意识与受害意识的对立

第三节 围绕战争责任的交锋

一 保守派的翻案逆流

二 战争责任告白与回击

第四节 日本政府的双重标准

一 对内模糊侵略战争性质

二 对外有限承认战争责任

小结

第三章 战争责任认识的多元化(1975~1990)

第一节 天皇战争责任论的再兴

一 昭和天皇保持沉默

二 天皇战争责任的再追究

第二节 日本政府的保守态度

一 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二 默许篡改教科书

三 失言大臣现象出现

第三节 战争责任否认论迭起

一 新保守主义论

二 有条件投降论

三 南京大屠杀虚构论

四 其他日军暴行否认论

五 自相矛盾的战争责任观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与忏悔活动

一 日军暴行的实证研究

二 相对理性的战争责任论

三 战争责任忏悔活动

第五节 民众的战争责任认识变化

一 战争性质认识的相对稳定

二 加害责任认识的相对提高

三 战争遗忘与真相传承并存

四 战争责任追究与推卸共处

五 天皇战争责任观的变化

六 复杂的东京审判认识

小结

第四章 战争责任认识的国际因应(1991~2012)

第一节 战争责任问题的国际化

一 战争责任问题的井喷

二 世界性的索赔运动

第二节 战争责任表态的变化

一 冷战结束之初的微调

二 联合政府的有限进步

三 自民党重新执政后的回调

四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五 相对稳健的战争责任态度

第三节 冷战后的战争责任否认论

一 战争责任否认论的新花样

二 否认战争责任活动

第四节 进步派的战争责任反省

一 战争责任论的发展

二 战争责任的持续追究

三 进步派的反省活动

第五节 民众战争责任认识的国际因应

一 战争责任认识中的排外情绪

二 加害意识的提高及局限

小结

结语

一 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 战争责任认识的演变趋势

三 中日两国历史认识的差异

四 影响历史认识的诸因素

五 历史认识跨越国境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是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志民。

得书感谢您对《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直面战后:活在中日之间的人生 电子书
本书是仁木富美子对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的回忆和总结。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电子书
华夷思想是前近代东亚世界进行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的主要思维模式。本书以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来探讨国学者华夷论的特点。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1895~1899年清政府主导下的各种改革的经过和结果。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 电子书
本书选择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特别是对几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和描述,简要分析了苏联能在这场史无前例惨烈的战争中获胜的缘由,同时对历史虚无主义企图篡改二战历史的险恶用心进行了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