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唐研究基金会的大型学术专刊,由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担任主编,本册是第二十三卷。

内容简介

鉴于近年来学界对新发现的中古时期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在2017年内举办“文本性与物质性交错的中古中国:中古研究新前沿国际研讨会”,本卷《唐研究》作为会议论文专集,重点讨论中古中国历史资料中文本性和物质性的关系,以此来重新评估5到10世纪文本与物质资料的历史价值。

这一评估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展开(艺术、经济、历史、文学以及宗教),尤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古的文本性与物质性;文本性与物质性的交错;文本与物质制作的多重目的;文本与物质的消费实践。各篇论文将就上述议题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

编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唐研究》主编。著有《敦煌学十八讲》《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專號導言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碑》——一個王字傳統的構建與流行

馮熙墓誌與北魏後期墓誌文化的創生

試析北朝隋唐墓誌文中的不書誌主名字現象

中古“家集諱其名”考

新出《李寶艷墓誌》所見李唐皇室郡望、家世與婚姻集團考論

唐代石刻墓誌與文集中墓誌異同小議——以韓愈所撰者爲例

文本、史實與政治:唐高宗《立武昭儀爲皇后詔》考論

女皇的糾結——《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内涵重探

鄎國長公主碑——御書刻石與文本流傳

墓誌書寫與葬事安排——安史亂中的政治與社會一瞥

令典與文書所見的唐代。散官充雜任”

石碑的力量——從敦煌寫本看碑誌的抄寫與流傳

唐崔萬石的墓誌與魚符

隋唐法書屏風考——從莫高窟220窟維摩詰經變談起

論隋唐士人之私人聚書

龜兹壁畫中的唐僧——森木塞姆第46窟供養人之個案研究

冥心净域——敬陵石槨花鳥人物圖像内涵試釋

唐哀皇后墓所見陶禮器

墓誌所見唐代的塋域及其意義

從馬援銅柱到溪州銅柱——文本與物質的交錯互動

佛滅之後:中國佛教末法思想的興起

天文星變與政治起伏:中宗政局中的韋湑之死

物質構建與文本生産:唐代的祠廟空間、祠神信仰與祠神小説

卵生、豬首神與人神關係——論唐人小説《陳鸞鳳》與《陳義》中的雷神

《長安高陽原新出土隋唐墓誌》(李明、劉呆運、李舉綱主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文物出版社,2016年9月,293頁,880圓)

《新出石刻與唐代文學家族研究》(胡可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3+4+2+685頁,160圓)

《唐研究》第1—23卷分類目録

《唐研究》作者人名索引(1—23卷)

新書目

第二十三卷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及文章索引

編後記

唐研究(第二十三卷)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荣新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唐研究(第二十三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电子书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
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 电子书
本书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以传记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本书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资料、与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专业、可读的有机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电子书
历史学家孟宪实带你发现唐史深处的惊人细节。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电子书
10大主题,171个小话题,本书带你全景式漫游大唐。
非洲研究(2019年第1卷/总第14卷) 电子书
《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栏目设置以非洲为中心,以中非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中国特色和视角;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与发展”“非洲历史、教育与文化”“中非关系”等专栏),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整体把握非洲问题的同时,突出展现非洲国别和区域的差异性;还设有“大使访谈”“非洲研究书评”“调研报告